“把住有形之手,促进产业发展”三华李调研队与政府部门进行访谈

第九天:对农技所和茶山镇人民政府进行采访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技所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而三华李产业,自然也不例外。因而,1月13日早上,调研队员来到信宜市茶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农技站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访问。

通过对技术人员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当地三华李的栽培管理主要分为园地建立、科学施肥、调控树体保花保果疏果、修枝整形、覆盖树盘保湿保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适时采摘等几大步骤。

当地的三华李产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种植技术代代相传,果农们经验丰富,因此在园地建立、科学施肥、调控树体系统等方面较为完善,且无多大变动。然而,对于"修枝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两项,果农的技术仍有待提高。

正如技术人员所言:"现今果农对于修枝整形这一模块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知道需要剪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剪枝,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胡乱修剪,这样子往往又容易搞垮果树。"

而事实上,三华李树的修剪是有它自身的道理的,不同时期的三华李树所遵循的修剪原则也不同:1.幼年时期的李树生长旺盛,已形成主干枝条,在修剪时期应尽量使其形成良好属性,扩大幼树的树冠,宜采取短截的修剪方式,即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2.结果初期的李树,应截短部分骨干枝,扩大枝条密度,从而增加光照,节省养分;3.盛果期的李树形态与长势相对缓和,但营养消耗较大,这时应该剪掉主侧枝,控制结果部位外移,改善光照条件;4.盛果期过后的李树,树体出现衰老现象,此时,可从根部锯除十分粗大的老枝,等到锯口处长新枝条时,可选择角度和延伸方向较优的枝条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其成为新的主干和结果枝组。

“把住有形之手,促进产业发展”三华李调研队与政府部门进行访谈

调研队员对农技所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采访

在"病虫害防治"这一模块,果农的认识还停留在旧时那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他们分不清什么是"细菌"导致的病害,什么又是"真菌"导致的,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别治理,由此导致大多数的果农盲目使用"乐果"这一药剂进行喷洒除虫,病虫害防治技术不过关。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说,实际上,三华李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流胶病、蚜虫、介壳虫、食心虫等,不同的病虫害应有相对不一的防治方法,而一昧地认准一种方法进行防治,是落后的。幸而,我们也了解到,农技所每年均会派遣人员下乡推广三华李种植技术,尽力普及到每家每户当中,提高果农的种植管理技术,这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把住有形之手,促进产业发展”三华李调研队与政府部门进行访谈

调研队员在农技所门口进行合影

继而,调研队员来到茶山镇人民政府,对当地的相关干部进行了采访。调研队员主要就三华李产业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培训、宣传力度、水果的产品附加值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与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了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宣传上,镇上会通过举办三华李花节活动或者网页宣传等方式推广家乡的三华李,提高信宜市三华李的知名度;在政策扶持上,更是有扶贫政策,提供补助资金等措施。总体来说,三华李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状态。

然而在水果的产品附加值上,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悉,当地只有一间相对简陋的三华李加工厂,三华李的加工以初加工为主,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果农主要依靠单一的鲜果买卖获得收入,利润低下。倘若条件成熟,通过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能形成深加工产业,那么,我们相信三华李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收入也能不断提高。

“把住有形之手,促进产业发展”三华李调研队与政府部门进行访谈

调研队员在茶山镇人民政府门口进行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