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最近,海外影視作品產出迎來了爆發期。Netflix、亞馬遜、Hulu等流媒體都在抓緊發力,爆款頻出。以Netflix網飛為例,3月就陸續上線了

《惡魔城第三季》、《斯賓塞的機密任務》、《王國 第二季》、《飢餓站臺》等影視作品。

其中,西班牙高口碑電影《飢餓站臺》,具有類似於《異次元殺陣》的超級設定,號稱是《心慌方》+《雪國列車》+《電鋸驚魂》的結合版,集懸疑、驚悚、密室、暗黑等元素,被譽為年度神作。

近幾年,西班牙的驚悚、懸疑佳作不斷,比如《看不見的客人》《荒蠻故事》《完美陌生人》《海市蜃樓》等,情節都層層反轉,直擊人性深處。而這部懸疑驚悚題材《飢餓站臺》更不可錯過。

這部低成本電影的風格極簡,場景簡單,人物關係也簡單,雖然是在小空間之中,卻玩出了意外的驚喜,之所以能在同期新片中脫穎而出,也是因為它本身的風格和類型就具有很高的話題性,將人性的黑暗和醜陋一面暴露無遺!《飢餓站臺》也確實具有非凡的魅力。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早在2008年,《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就拍過一部精緻古怪的短片《下一層》,該片榮獲第61屆戛納電影節Canal+電視臺獎和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視節評委會特別獎。

《下一層》講述的是一群各式身份的人,圍在一個桌子吃著豐盛的食物,不久後桌子和人塌陷到下一層,接著服務員也跟著到下一層。但隨著桌上的人越吃越歡,下沉的時間差變得非常短,最終餐桌和人開始無止盡的下沉,服務員也再沒有辦法伺候餐桌上的人,暗示了餐桌上人們的貪婪和醜惡

而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有著與《下一層》類似的設定:下墜的樓層、噁心的食物和貪婪的人性,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飢渴的一面。下一層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為空間的下一層,但是在影片中,每下一層,離萬劫不復的深淵就更近一步。

《飢餓站臺》的另一譯名《飢餓斗室》,講的就是一群人的“困獸之鬥”,但它不只是展現身體層面的鬥爭,更多的是思想層面上的體現。在電影的一開始就直接點題:這個世界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落的人。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電影以一個高塔式監獄為背景,將人性、恐怖、驚悚在這個一望無盡的監獄裡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這個垂直地獄,各層的天花板被打通,有一個平臺每天從方洞中降下,給犯人提供食物。

這個高塔式監獄一共有333層,每一天,廚師團隊把這桌菜餚放置在第0層,然後這桌豐盛的食物會隨著中間懸浮臺下沉到一層,最先享受到美味且不受汙染的,就是第一層,以此類推,層數越往下的人,吃到的食物越少,甚至變成吃殘羹冷炙,再到吃別人剩下的骨頭,最後什麼都不剩下。

監獄坑裡設有防囤積食物機制,如果有人忍不住下一頓的飢餓,想要偷偷的囤積一點食物,那麼這一層監獄的溫度就會提升變高,直到將偷拿的食物拋棄才會停止升溫。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每隔一個月,囚犯們都會被毒氣迷暈。當他們醒來時,就會發現自己被隨機交換到另一個樓層。所以原本飽餐的人有可能變得一無所獲,原本飢餓的人也有可能突然高枕無憂。

男主角格倫與大多數關在監獄坑裡、罪大惡極的囚犯不同。他受過高等教育,對自己有著很強的自控能力和道德要求。男主想要找個安靜的地方讀書戒菸,於是他自己主動來到這裡。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本來他以為這裡是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烏托邦世界,結果當他進來之後,真正地瞭解了之後,才發現這裡是永遠走不出的人間煉獄。

格倫從48層到171層到33層到202層到6層再到333層,層數在變,室友在變,境遇也在變。每一層,就如同站臺,也是格倫的每一個階段,從單純善良走向罪惡走向人性迴歸與救贖的歷程。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由於每個人都可能會被分配到底層,從而吃到剩飯甚至沒得吃,所以每當這些人輪到了上層的時候,就會暴飲暴食,而越往下的人,得到的食物會越來越少,所以在往下靠近底層的人,要麼互相殘殺吃對方,要麼忍受著飢餓慢慢等死。這就是駭人的上層吃肉,下層吃人

因為監獄坑的變態體制,原來在監獄坑的犯人不僅僅滿足於飽腹,還會報復性糟蹋食物,在這個密閉的垂直監獄系統里人性的自私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樣是講階級鬥爭的《寄生蟲》道出人性的殘忍本質,“不是因為善良有錢,而是有錢才善良”。越是貧瘠無法自保的環境,越是拷問人性。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飢餓會讓他們癲狂,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吃人要麼被吃。吃,就等於失去了人性與禽獸無異;不吃,人性得以保留,也失去了活命的機會。在《三體》中這樣的抉擇也有出現: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我們人類世界幾百萬年以來存在的寶貴之處,是來自於不斷進化的文明?還是這幾百萬的時間?兩者擇其一,是苟活還是捨棄生命?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中人類選擇了活下去:在歲月的長河中活下去,像牲口一樣被三體人奴役中活下去。因為活著才有變數,才有機會,才有希望!

影片中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折射著一種隱喻,都可以在現實社會體制中尋找到他們的縮影,而片中的那座監獄坑無疑是社會階層和權力體系最大的隱喻。

上層的居民才有權利制定規則,享用著著最好的資源條件,同時對下層進行著各種剝削壓迫。下層的人要想改變命運,要麼藉助於上層的幫助,要麼就必須採用打破規則的極端方法。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反烏托邦題材 的精妙之處,就是把這個世界提煉成先鋒戲劇一樣的抽象景觀,將所有日常裡的習以為常的麻醉劑和見怪不怪的干擾項統統過濾掉,只剩下剝離下來噩夢般的不合理,以及被放大的荒誕和不公。

但是本片則更加極端,因為它過濾得更兇狠,更透徹,放大得更誇張,更不可思議,真實無疑得更加細思極恐。而監獄內每天上演的廝殺內鬥,則是人吃人社會的殘酷寫照。在這樣的體制裡,沒有一個人是最終的勝利者。

本片中間有一段0層樓的畫面,廚房的管理者端著一盤完整的意大利奶凍在刻薄地指手畫腳數落站成一排的廚子。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全片其實很多地方採用了插敘的方式闡述這個故事,而這個0層樓的片段應該就是這個故事的結局:隨平板上升的其實還是那盤完好無損的意大利奶凍,而管理者面對這盤奶凍的直接態度是歸咎於廚師的手藝有問題才會沒有人吃,而從沒在意自身管理體制的問題所在。

這種行為藝術,是不是跟我們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管理體制一模一樣,制度以服務民眾為旗號,自上而下嚴格貫徹頂層單調死板的思想,忽略了底層人民的真實感受。

而底層人因長期飽受不公平體制壓迫而奄奄一息,對於正義的伸張無力地寄託於一個自己以為的信號且仍依賴於這樣不可靠的秩序臆想能夠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同時每一個個體也沒有膽量直面解決這個矛盾綜合體的根源。全片充斥著滿滿的無奈與荒唐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飢餓站臺》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很值得考究,每一個進監獄坑前的人被允許攜帶一樣物品,有的人帶了能提供給自己生存機會的工具,比如刀子,繩子,只有男主格倫帶了一本《唐吉坷德》的書。書代表的是精神食糧,同層的老人說“這裡可不是靠書能生存下去的”,更襯托出《飢餓站臺》這個世界精神文化的缺乏。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飢餓站臺》不是一種藝術的誇張或極端,世界本就如此。電影把階級展現的淋漓極致,上層人永遠不懂底層能有多殘酷,而底層也能讓人最醜陋的一面全然暴露。比如《飢餓站臺》最後的廚師,他屬於上層制定規則的人,自己沒經歷過底層,他關心的根本不是下面的人會不會餓死,而是頭髮影響了食物的精緻和衛生。

除了故事設定,《飢餓站臺》通過顏色營造的氣氛也是一個亮點。深藍色白冷光,讓這個故事更絕望灰暗,尤其身處底層時更體現了階級固化的絕望感。但希望與絕望同在,機遇與陷阱共存,真正的勇者是和男主一樣,絕望後繼續反抗,對生活依然執著。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在整部影片中,“生存?還是毀滅?”成了故事的中心,選擇了生存,便也就開始走向了毀滅。《飢餓站臺》遠比我們想象的殘酷,比起監獄坑裡那些血腥的殺戮,畸形的私慾,它暴露出的暗疾,實則是更廣泛的麻木。

人性、慾望、理想……只是最終我們還要回到問題本身,這部影片究竟講述了什麼?

《飢餓站臺》: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大概如同男主帶進去的那本《唐吉坷德》一樣,他認為自己可以在這裡找到理想世界。每一個嚮往唐吉坷德的存在,都渴望有一片地方成為自己放飛夢想的根據地,在進入管理中心之前,監獄坑或許是他心中的不二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