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當小編我的“宅女”生活過到一定程度時,我便開始有點抓狂,而每次覺得自己的神經開始有點麻木的時候,便會選擇看韓劇。當然一定是選擇韓國的悲劇電影,在生活中不溫不熱的現實讓人無法宣洩時,於是便轉身求助於遊走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電影。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是我們精神上的“救命稻草”。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悲傷電影》的四個故事分別由不同的主人公展開。一個消防隊員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女孩,她的妹妹與消防隊員共成佳話;被救出的女孩面部燒傷並且成為聾啞人,她在公園悄悄埋下了愛的種子,白雪公主暗戀上了一個畫家;一個男人要與他相戀三年的女友分手了,他在找尋契機填補物質上的匱乏;一個男孩的母親患有癌症,生命的最後母子共度美好時光。看似美好的過程,完美地順理成章,可結局卻撕裂童話的外衣,露出瘦骨嶙峋的雙手,扼殺了襁褓裡的溫柔。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獨立的四個故事,幾乎沒有共同點,只是有一些些的連接,在細小的地方,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最終的結局都是悲傷的。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愛情如同童話,太過美好,像一個夢,當現實侵入,如同美夢破滅,能夠堅持的到底有多少人?親情無價,正常生活中可能覺得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的親情,在發生一些事情後變得尤為珍貴...既然如此,為何不珍惜身邊人?陰陽兩隔,很痛苦,尤其對相愛的人來說,太過危險的工作,死亡像定時炸彈一樣潛伏在身邊,身理心理都要承受這種壓力...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其實《悲傷電影》中每個故事都很平淡無奇。甚至可以說在身邊就時有發生。但是就是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我們卻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我們是外人體會不到。體會不了身邊失戀人的心痛,體會不了愛人離去的滋味。說白了就是,我們不會去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別人當時的心境。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悲傷電影》的感動之處全部輕描淡寫,跳出了以往亞洲片的固定規律(煽情的片子需要賺足觀眾的淚水)靠近歐美的拍片風格。但認為四個故事組成一部電影重點和非重點很難一一詮釋到位,或許這也是導演為什麼沒有重點每個故事的正真感情,而是一筆帶過。但在思路上很巧妙,敢於把四個故事拍成一部片子,不得不佩服導演的膽量···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虛構種種,唯有幸福是熱情和眷戀培烤出的幻像,就像陶瓷暖色的花紋,只要相信,便可永生不滅。

所以,我更寧願相信。相信這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也許,秀貞還會找到另一個火焰般熱烈真摯的男人,輝燦會一天天長大成熟,淑恩會和她的王子在幾年後前緣再續,河錫的女孩會依舊和他一起漫步在雨中的傘下。也許,一切只是也許。

《悲傷電影》:一切的悲傷故事都是接下來幸福的註腳

那些選擇和命運,是感情無能為力的。一夜過後,不在痛心中失眠,便在微笑裡暈。

只是悲傷永遠是回憶的絕症,銷魂蝕骨。心傷神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