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三月來了,瞭解下“春捂”?

這個天氣出太陽的時候就把孩子的衣服給穿的薄薄的就經常能聽到人善意的勸說,春捂秋凍不要給孩子解衣服解的這麼快,不然很容易感冒的。

今天就來講一講春捂吧。要說春捂還是有許多講究的地方呢。

俗話說“春捂秋凍”,三月來了,瞭解下“春捂”?

首先為什麼說要給寶寶春捂呢?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

冬去春來,寒氣始退,陽氣升發,而人們的肌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感冒就會乘虛而入。特別是老年人和寶寶,因為他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如成年人好,一下子把衣服減下來就很容易生病。

俗話說“春捂秋凍”,三月來了,瞭解下“春捂”?

給寶寶春捂需要注意這些哦:

第一 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酌情給孩子穿少一些,但是一旦降溫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添衣。春季有時候一天的天氣都可能幾個變化,出門記得薄的厚的衣服都帶上,防止突然降溫沒有衣服穿的尷尬。

第二點 。穿衣要“上薄下厚”

相關醫學研究發現,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半身差一些,更易遭受冷空氣侵襲。如今正是早春時節,忽冷忽熱,大家更是要注意寶寶下半身特別是腿腳的保暖,以免受涼生病

第三點,要保持背部,足部和腹部的三個地方的溫暖。頭部孩子如果出汗過多可以不戴帽子,但是該保溫的地方還是要保溫。

第四點 當早晚溫差超過8℃時,就要給寶寶多穿些衣服捂一捂,以免感染風寒。氣溫開始回升後,也不要立即給寶寶減衣,最好再捂一個星期左右,如果寶寶體質較弱,最好讓他持續“春捂”半個月為宜,以便讓身體逐漸能適應調節。當氣溫持續穩定在15度以上時,就不需要給寶寶“春捂”了。

俗話說“春捂秋凍”,三月來了,瞭解下“春捂”?

春捂如果過度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第一 “捂熱綜合徵”,很多家長生怕春天冷到了孩子就把孩子裹的嚴嚴實實的,比冬天都還誇張,這樣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散熱。年齡低的寶寶沒有辦法訴說冷熱,家長穿的太厚寶寶不能說不能掙扎只能被熱的難受。“捂熱綜合徵”嚴重的話會導致寶寶中樞神經受損,更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第二會導致長痱子 。寶寶的皮膚原本就是很嬌嫩的,穿的多了汗水也流的多,悶著也不能散熱幾天痱子就長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