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3月23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之际,由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卢树勋会长带队,组织部分协会商家代表、六堡茶收藏爱好者等前往六堡茶发源地-广西梧州,进行为期三天的参观、学习、考察以及交流……这也是今年东莞首站茶事出访活动。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马士成亲自接见(右一、卢树勋、中、蒋海东、左一、马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东莞茶协代表团的到访,得到梧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马士成亲自接见。在座谈会上,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对东莞茶协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亲自向东莞茶协代表团介绍梧州六堡茶的发展情况。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六堡茶属黑茶类,其主要特点是“红、浓、陈、醇”,有独特槟榔香气、越陈越佳,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2011年六堡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4年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 21 世纪,梧州因其天然的区域地理优势,占据着东盟贸易区与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汇地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六堡茶亦随之迎来一条“复兴之路”。

2019年,梧州市政府制定了《2020年梧州六堡茶产业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方案》,划拔1000万元六堡茶产业专项经费。实现全市茶园超13万亩,六堡茶产量超2万吨,综合产值超75亿元,六堡茶品牌价值约27亿元。

蒋海东表示,东莞是全国的“藏茶之都”是黑茶类的交易重地。六堡茶作为质优、价廉、健康和具有收藏价值的茶类。他希望借此机会梧州和东莞两地能建立更多元的产销合作机会,加强推广和沟通,让梧州六堡茶能在东莞有一片天地。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对梧州市委市政府高规格的接见表示感谢。卢树勋表示:六堡茶最具保健作用,近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对六堡茶的扶持推广和发展有目共睹,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东莞作为“藏茶之都”收藏着近40万吨的茶叶,其中以黑茶类为多,六堡茶作为黑茶类的一种,具有健康和收藏的价值更适合广东潮湿天气饮用,在东莞已经得到不少藏家的爱好。

卢树勋指出,此次新寇疫情对于茶行业的产、销都是一次危机和考验,但是有危就有机。2005年“马帮行”开启了东莞大量收藏普洱茶之门,2009年湖南黑茶凭借普洱的低迷成功抢占东莞市场,2014年福建白茶同样利用低迷的普洱市场成功突围。东莞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茶行业更应该多元化,过于单一茶类的市场,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一定有所转变,而六堡茶作为最健康的茶类之一,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广阔,是发展和开拓东莞市场的机遇。东莞茶协作为消费者、茶商、收藏家、生产厂家的桥梁和纽带,我本人更是行业的服务员,此次走访就是带领对六堡茶感兴趣的代表前来交流,希望能推动六堡茶在东莞市场进一步壮大。同时这次走访也是了解我们的会员单位的复工复产情况,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随后,参观代表团分别参观走访了中茗茶厂、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茶船古道六堡茶公共茶仓,茗山茶厂等深入六堡茶种植核心基地六堡镇,了解六堡茶的种植、加工和生产等情况。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走访会员单位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及仓库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参观中茗茶厂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参观茶船古道六堡茶公共茶仓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参观茶船古道六堡茶公共茶仓木板仓库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深入六堡镇产茶区了解茶叶的种植和生产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卢树勋会长在六堡镇接受梧州电视台采访

“六堡茶”的出现

万历年间,广西各府州均有茶叶生产,每年“茶课钞一千一百八十三锭一十五贯五百九十二文”。即便当时在茶叶的主产区浙江,每年的茶税仅为“钞二千一百三十四贯二十文”,说明此时广西的茶叶产量已非常丰富。及至清代,出现了关于“六堡”产茶的明确记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苍梧县地图中显示,今六堡镇所处之地被标注为“茶亭岭”,说明最迟在康熙年间,茶已开始作为外部对六堡地区认知的重要标识。在六堡街曾有一座用于茶叶交易的建筑即被称之为茶亭(2011 年因故被拆毁)。茶亭位于六堡合口街通往高枧、梧峒方向的路边,是一座青砖柱支起的檐廊,廊内檐梁上有岭南民居风格的传统绘画。该亭主要是方便茶农们交茶时等候、小憩及避雨所用。康熙三十六年(1697)版《苍梧县志》记载道“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此后同治十三年(1874)版《苍梧县志》中则增加了关于“虾斗茶”的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产长行虾斗埇者,名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对比可知,六堡茶历经百余年已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招牌“虾斗茶”。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繁盛与发展

闽粤移民涌入马来亚的同时,饮茶的习惯也被自然带到那里。因当地气候与中国东南沿海有着极大的不同,常年潮湿闷热,矿场地区更是条件艰苦,暑热异常。华工初到矿区,往往发热中暑、腰酸背痛、易发瘴气,且因经常需要将双脚泡在水里淘洗锡砂而极易患风湿及关节疼痛,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致命。但矿工们偶尔发现,在饮六堡茶后,水土不服、泄吐不停的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这一现象使马来亚矿场地区对六堡茶需求激增。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几十年间,六堡茶被大量销往马来亚等地用于当地矿场及茶楼消费。据访谈资料可知,在马来亚的各个矿场老板,都会在各个矿区摆放几个大水缸,每天给矿工们供应六堡茶,“矿工排队一人一壶茶,左手提粥右手提茶进矿山”,正因为马来亚矿场地区对六堡茶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六堡茶的大量生产,促使六堡茶的销售达到历史上的繁盛。因消费对象多为矿场的劳工,六堡茶在民众口中常常被称为“劳工茶”。因此,历史上出口海外的六堡茶从实际需要上解决了矿工们的生存问题,使其成为对抗潮湿闷热环境的“保命良液”,以至“当时矿业老板找工人,贴出广告单上面一定会标注,在当时迫切需要工人时才能找到矿工”。由此,六堡茶药用的特性被挖掘和传播开来,即使在目前仍能在马来西亚怡保街头的药店里找到六堡茶的踪迹。实际上,在六堡本地茶叶也常作药用,治疗小儿痢疾或日常保健。在六堡民间医书中就记载有“小儿痢疾最甚遴用细茶、生姜、与川连(三分)甘分,煎水服,不拘新旧,自安然”的偏方。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衰落

抗战爆发,特别是 1938 年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占据广州后,六堡茶的运输严重受阻,销量骤减,使整个六堡茶产业几乎陷入绝境。直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六堡茶的生产才逐步有所恢复。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即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到 1982年,六堡茶被规定为统购商品,由中国茶业公司梧州支公司经营,私营茶商采购毛茶的历史就此结束。当地产出的毛茶由中茶公司委托各供销社按收购价收购,而后集中运送到梧州茶厂进行精制加工。在这一时期,六堡茶仍以外销为主,肩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被视作换取外汇的重要物资,与国家利益紧密关联。然而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政治运动的频繁开展,六堡茶的生产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初见恢复中衰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六堡茶长久以来依托的东南亚市场在抗战爆发后的几十年中,逐渐采用越南、缅甸等地的茶青取代六堡茶以降低成本,使六堡茶的销量一再受挫。此外,上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际锡价下跌,华人矿业逐步被马来西亚本土商人和西方资本收购,矿场经营难以为继,大批的华人矿工被遣散,致使六堡茶彻底失去庞大的消费群体。在政策的影响、竞品的涌入和市场的萎缩综合作用下,导致了六堡茶产业的衰落。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复兴:六堡茶的“华丽转身”

2009年,梧州市委、梧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把六堡茶产业培育成为梧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决定》的发布如一缕春风,成为六堡茶产业的分水岭,为六堡茶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019年12月25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网上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批准发布通告(2019年第8号(总第157号)),其中《六堡茶初制场地环境条件》《六堡茶茶园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规程》《六堡茶仓储基本要求》《六堡茶工业旅游景区服务规范》等4项广西地方标准获得批准发布,发布日期为2019年12月25日,实施日期为2020年1月30日。

据新近发布的《2016 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6 年六堡茶品牌价值已接近 16 亿,超过2009年的2倍有余。2009 年至 2016 年六堡茶品牌价值年均增长13.53%,2013年涨幅最大,达36.41%。六堡茶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始逐渐走出低迷,频繁亮相在各个国内、国际交流的重大场合。与六堡茶在上世纪仰赖广东、港澳及马来亚市场相比,如今的六堡茶将影响力拓展到全国范围,并进一步开拓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市场,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在这个过程中,六堡茶从民众口中的“劳工茶”蜕变为一种历史悠久、有益健康、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饮品,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藏茶之都”东莞茶协疫情首访六堡 释放什么信号!

参观考察团在六堡镇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