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2019年11月14日是第13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防控糖尿病保護你的家庭”。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71億糖尿病患者,平均每11個成年人中就有1名患者,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亡。其中,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已居世界首位,人數約1.1億,約佔中國成年人總數的十分之一。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聽起來似乎與眼睛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其實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於會引起很多慢性併發症,眼部病變就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有多可怕?

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現多種眼科問題,進而引起各種眼部不適,如眼紅、眼疼、視力下降、視物重影、眼前黑影等,嚴重的甚至會突然雙眼失明,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積血、白內障、角膜潰瘍、眼肌麻痺、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患者最常見、最嚴重的眼部併發症,就是我們俗稱的“眼底出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糖尿病的患病時間長短和血糖控制情況密切相關,高血壓、高血脂、腎病、妊娠、肥胖、吸菸都會加重眼底病變的發展,具有這些高危因素的病友一定不要忽視糖尿病對眼部的危害,儘早就診,及時診治。

什麼是“眼底出血”?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有時候,我們無意中突然發現一隻眼睛的“眼白”部分變紅甚至變成黑紫色的,又沒有其他的感覺異常,這多半是“結膜下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而真正的“眼底出血”常常表現為雙眼逐漸視力下降或突然視力驟降,或眼前黑影飄動,需要立即找專業的眼科醫師就診。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一經內科確診為糖尿病,即使沒有眼部不適,也應該到眼科進行眼部檢查,以後定期隨訪。


1型糖尿病患者發病5年後每年檢查一次;

2型糖尿病患者應從發現糖尿病起,每年檢查一次。無視網膜病變者,可以半年至1年複診一次。有視網膜病變者,應3個月到半年複查,由眼科醫師給予治療或者預防措施。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建議1個月複查一次眼底。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科常用檢查如下:

視力、眼壓、裂隙燈檢查::視力好,並不代表眼底好。很多增殖期“糖網”,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患者,因黃斑不受累,可以保持很好的中心視力,但視網膜已出現大片出血及新生血管增殖,極易發生玻璃體積血,視力突然喪失,預後不佳。

免散瞳眼底照相:方便、快捷、安全;缺點:有可能漏診或誤診,不便於隨訪觀察。現在檢查眼底已經有了更先進的設備——超廣角眼底照相機。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通過超廣角眼底照相機來檢查眼底,第一個特點就是便捷,接受檢查者無需散瞳。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超廣角眼底照相機的第二個特點是準確。病人眼底的情況可以拍攝得非常清晰,更有利於醫生做出準確判斷。廈門市中醫院眼科是廈門市內第一個引進該設備的公立醫院,已開展眼底篩查5000例以上。

眼底造影(FFA):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影像清晰全面;缺點:檢查時間約半小時,是有創檢查,極少數患者對造影劑過敏。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常常與眼底造影聯合應用,無痛、快捷,清晰度高

眼部B超:無創,快捷,可瞭解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情況。

保守治療以藥物為主,中醫學在治療DR上有一定優勢

中醫學認為本病可分為:陰虛燥熱型、瘀血阻絡型、腎陰虧虛型。根據病人的全身及眼部情況辨證論治,可以起到積極控制早期病變、促進出血、滲出吸收和改善視網膜功能的作用。

當出現大面積出血、滲出等嚴重病變時,可酌情考慮行眼底視網膜激光光凝術、玻璃體腔藥物注射術和玻璃體切除術等手術治療。目的是清除眼內積血,修復視網膜。

“糖尿病日”談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個事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