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買過房子的人都會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房子是保值增值的”。這句話通常都是銷售人員說的,不管是房價漲還是房價跌,他們都會這樣說,為什麼呢?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社會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這是廣為人知的二八定律,但是仔細觀察,這20%的人,哪個不是住大豪宅大別墅,哪個不是擁有幾棟寫字樓?

就連口吐“房價如蔥”的馬雲爸爸,據13年的報道,馬雲爸爸貌似自持有總值5-10億元的房產,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了呢,更別說阿里巴巴帝國的不動產有多少:查詢數據,60萬方的菜鳥網絡,103萬方的淘寶城總部,45萬方的阿里雲總部,以及8.5萬方的螞蟻金服總部,光阿里系這四大總部園區的總建築面積,就接近220萬方,還都是在炙手可熱的地段上,總價值可想而知,嘻嘻,反正我是沒算過這麼多錢,除這些之外,阿里還在各地持有大量的寫字樓、園區,而且不只是房子,土地都是他們的!

前兩年還有個搞笑的現實報道:某上市企業瀕臨破產之際,出售北京的兩套學區房,公司翻盤復活了!

資產豐厚的大佬們持有大量不動產是不爭的事實,身邊條件好點的朋友哪個又不是三兩套的房子呢?

物價是以貨幣數值計量價值,那貨幣是怎麼樣產生的呢,貨幣購買力大小如何演變呢,瞭解以後你就明白房產是如何保值增值的了。

在原始時代,原始人類的商品交易方式為物物交換,我用四隻大公雞可以和你換到一頭小豬仔,但是因為你我攜帶這些物品不方便,也不一定你我的物品就是對方想要的,於是貨幣的雛形變出現了——指定類型的貝殼幣。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通過物品換取貝殼幣,再用貝殼幣去換取我想要的物品,小小的貝殼承擔了交易媒介的作用,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交易媒介從貝殼、銅幣、金銀、銀票、等,一直髮展到現在的人民幣。

如果世上只有兩隻雞,其餘物品都沒有,而這兩隻雞在你的手裡,我只有一張50元的貨幣,那現在我能用這張貨幣和你互換,我用50元貨幣換取了兩隻雞,所以對我來說,這兩隻雞價值50元。

過兩天天上掉下來一張100元的貨幣被你撿到了,你也想你的雞了,來找我換回去,但是我只同意拿兩張貨幣換,然後你手裡的150元換走了兩隻雞,對你來說,這兩隻雞價值150元。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上面的故事中100元是天上掉下來的,現實中貨幣是機器印刷出來的,只要機器一轉,市面上的貨幣數量就會越來越高。雞還是一樣的雞,但是同樣的50元錢購買能力卻下降了。

事實上,機器不停的滾動,貨幣不斷被產出,雖然物品也在不斷的被生產出來,但是物品也不斷被消耗掉,就像兩隻雞每天都能下兩隻蛋,但是兩隻蛋每天都被吃掉了。貨幣貶值正是如此。

如果超量增發的貨幣被柴米油鹽等生存必需品吸收,會給民生帶來災難,就如曾經的石油富國委內瑞拉,貨幣超發被民生物資吸收,反而變得一貧如洗,一個麵包都賣到天價。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而只有通過大宗,並且消費概率極低的物品來作為富餘貨幣的蓄水池,才能保住米麵糧油在一月份和五月份的價格一樣,不影響老百姓每天的生活消費。這個能有效吸收貨幣餘量的蓄水池便是房地產。在二線城市,一棟高層居民樓就能吸收掉數億的貨幣價值,一線城市更能吸收數十億的貨幣價值,而每個城市都有著一片片的鋼筋水泥森林。

老百姓的富餘財富,通過買房被一次性的吸收進去,按揭買房的甚至被預吸收進去,一旦被吸收,長則四五十年,短則三五年是不會流通到市面上。這樣增發的貨幣不會造成民生物資的物價快速上漲,但是促進房價上漲是肯定的。換句話說,社會物價的穩定,是有積蓄的買房老百姓換來的。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換句話來說,如果手裡有大額積蓄,想要讓貨幣購買力不被稀釋,最好的方式是持有物品資源。而囤什麼樣的物資也很關鍵,否則會像八十年代囤BB機會血本無歸一樣。BB機和手機電腦等技術會迭更的產品囤了會越來越沒有價值,衣帽服飾等有時代有潮流的產品也一樣會越來越沒有需求量,而肉蛋糧油等個人很難長期儲存,所以想要用來保值增值的物資必須能達到存在長久性、存儲便利性、不易損耗性、難以替代性、市場需求性、高總價值等條件。

符合條件的物資一般有:礦產、重金屬、古玩、郵票投資品、房產、地產等。

礦產屬於國有資源,個人難以擁有;重金屬也就黃金和銀銅方便持有,但是大量持有需要有相關資質,而且不方便自由流通;古玩充斥著贗品,不具備足夠專業能力難辨真假;郵票投資品小眾市場,後期變現困難;土地個人不易持有,且政府也不允許閒置;也就房產老百姓容易持有,長久存在,有足夠大的市場需求,不要求專業能力,也方便後期變現。

成功人士熱衷於買房,不僅是因為房產能儲蓄自己現有貨幣的購買力,也因為作為貨幣蓄水池的房產能在不斷被推高的價格中獲得收益。

同樣手裡的100萬,用來買黃金等只能放著,而買房了還可以將其出租獲得穩定的租金收益,因為房產具有其他投資產品所沒有的高實用性。

隨著貨幣的不斷貶值,不止房產,所有物價必然不斷上漲,房地產不僅作為富裕貨幣的蓄水池,房產還被各位有錢的大佬們用來對沖貨幣貶值。

那些喊著房價如蔥、房價泡沫、未來看跌的大佬和專家,哪一個不是住著豪宅,哪一個不是房子比你還多?

大規模經濟刺激下,為什麼有錢人更熱衷於購買不動產(房產)保值?


暫時的市場反應不代表長期的市場走向,小編從業這麼長時間,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幫大家有更清晰的認知,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