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小留學生與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麼不同?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意外地把小留學生們放到了聚光燈下。沒想到在英國的小留學生竟然有1.5萬人。最近駐美、澳、新加坡等大使館也在統計當地小留學生的情況,為做包機回國的準備。

國內民眾對接小留學生回國這事兒的討論是非常激烈的。

為此,我將當今的小留學生和148年前的留美幼童作以比較,看看他們有哪些異同。

相同點:

都是未成年人。清政府派出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齡12歲。現在的小留學生一般從小學高年級讀起,最小的低於10歲,多數人出國年齡在11-14歲。

不同點:

1、學生人數:

留美幼童共計分四批,每批30人,共計120人。

今天的小留學生數以萬計。

2、留學身份:

留美幼童是政府公派留學生,學費、生活費由政府負擔,留學事務由政府組織和管理;

今天的小留學生是自費個人留學,其學費、生活費自理,留學事務個人處理。

3、留學目的:

留美幼童是響應政府號召,遠赴重洋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回國後報效國家和人民,改變中國科技落後的局面;

今天的小留學生大多是在其父母的精心策劃下,通過留學在英國居留滿10年以獲得綠卡,從而申請英國國籍,甚至全家移民並轉移從中國獲得的財富。亦或以外國人的身份進入的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入學容易還有望拿到獎學金。亦或成為海歸,憑藉父母鋪就的關係網在國內風生水起。

4、家庭條件:

留美幼童沒有一個來自“故家世族,鉅商大賈”。清政府公開招收留美幼童時,當時的王公貴族、官僚士大夫、富商都不願意送孩子去異國留學。所以招生非常困難,最後報名的孩子都是中下層家庭,能讀一點書,但是家庭並不富裕。

今天的小留學生的家庭非富即貴,他們多是社會名流、行業精英、富商、企業家。據網友估算,英國10年的留學開支,最低也要400萬元,條件好的超過1000萬元。這樣的開銷非普通工農、小商人所能負擔。

5、學習成績:

留美幼童是政府經過公開招考選拔,先在國內統一進行1年的英文學習,然後赴美。他們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到達美國後,他們用驚人的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迅速成為所就讀學習的佼佼者。到1880年,已經有50名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其中22名進入耶魯大學,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今天的小留學生與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麼不同?

今天的小留學生多經親朋引線或中介搭橋,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媒體時常爆出富家公子小姐們的荒誕事蹟。

6、家長心態不同

留美幼童的父母是相應政府號召,冒著巨大的風險,依依不捨地將孩子送往國外。他們和政府簽訂了類似賣身的文書:“……十五年中如有疾病死亡及意外災害,政府皆不負責。”事實上,幼童求學期間夭亡16人,超過10%的死亡率。

今天的小留學生家長是傾心嚮往之,不惜重金送子留學,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送往異國他鄉,甚至讓孩子成為自己未來移民的墊腳石。

7、留學成果:

留美幼童計劃受到清政府保守勢力阻撓,於1881年夭折。當時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完成了學業。即使這樣,其對近代中國科技文化的發展也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120名幼童,除留學期間早亡的16人外,幾乎都成了政治、軍事、工商、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為國家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如建設京張鐵路的詹天佑、開灤煤礦礦冶工程師吳仰曾、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校長唐國安、民初國務總理唐紹儀、清末交通總長梁敦彥等等。從軍的留美幼童有7人在反侵略戰爭中為國捐軀。

今天的小留學生,會取得哪些成果,現在還不敢妄下結論,需要未來的歷史老人來回答。


今天的小留學生與148年前的留美幼童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