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新基建映出東莞智慧能源新生態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東莞松山湖園區也在早高峰的車水馬龍中迎來了甦醒。近日,東莞巷尾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正式進入採購建設階段,作為南方電網區域內首個直流移動式數據中心,該項目集變電站、數據中心站、移動儲能、電動汽車充電站、分佈式光伏發電站和5G基站為一體,為社會提供雲服務及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助力城市快速完成5G低成本覆蓋。

東莞松山湖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廣東電網著力打造的省級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示範區。在這裡,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先行先試,響應數字化轉型戰略,打造“硬核”新基建。伴著全面加快生產的號角聲,東莞供電局隨即也重啟了安全可靠“一張網”、數字電網“一張圖”、業務支撐“一條線”和能源生態“一個圈”四個領域的探索之旅,在實現“能源、數字、價值”的自由交互、智能協同和深度融合的智慧能源生態系統建設進程中繼續大步向前。

“硬核”新基建映出东莞智慧能源新生态

綠色能源體系

智慧充電讓新城跑得更快

新能源汽車通勤生命線的關鍵,在於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近年來,松山湖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通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功構築了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累計有214個充電樁投入使用,在該局的主導下聯合園區企業共同打造了松山湖“10分鐘”充電圈。在倡導綠色低碳發展、加快能源結構優化的大環境下,“綠色”的松山湖將在推進能源革命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在松山湖太魯閣公園內,綠意蔥蔥間,一座融合了5G基站、充電樁、邊緣計算、物聯網等黑科技的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佇立其中。這個榮獲廣東電網“安全、優質、文明”樣板金質工程的松山湖示範區一期項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新基建中的典範。10臺快速充電樁安裝牢固、排列整齊,有效提高了充電效率。停車場配置了新型智能監管系統,具備自動識別功能模塊,無需人員值守,能夠有效解決非新能源車佔用充電車位問題。該充電站在東莞首次應用“光儲充一體式能源微網系統”,能夠將光伏發電轉換應用於電動汽車充電和削峰填谷等,實現微網內能源生產與消費基本平衡,達到最優的光伏儲能發電效益和最佳的節能減排效果。

區別於傳統基建,“新基建”更加註重數字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作為全網首個在光儲充微網基礎上有效融入智慧臺區元素的示範項目,其“硬核”之處當然不止於此。作為智慧臺區改造的代表,太魯閣充電站支持臺區低壓用戶的位置及接線自動識別更新、分佈式資源信息實時監測等功能,其核心繫統“光儲充一體式能源微網系統”成功通過5G將信息上送至松山湖“能源互聯共享平臺”,實現了源網荷儲的區域能量協同,打造了低壓物理電網向數字電網轉變的技術示範。

“硬核”新基建映出东莞智慧能源新生态

這僅僅是松山湖“硬核”新基建的一個剪影。據該局調控中心配網調度自動化專責張鑫介紹:“總的來說,未來電網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今年,我們還將基於雲大物移智等技術全面開展輸電線路、變電站、配電線路、電房、電錶一系列智能化改造項目,實現電網‘發輸變配用’全環節數字化感知,打造從500千伏變電站到用戶電錶和分佈式資源的基於GIS‘一張圖’全景展示。”

試水多站合一

共享共建讓新城走得更遠

在數字化和新基建的浪潮中,無人機協同作業、配網控制與保護等各類新業務應運而生,5G通信因其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優勢成為物聯網時代電網新業務傳輸交互的優良媒介。今年1月份,該局在500千伏縱江站建成5G無人機停機坪,並實現“一鍵”完成無人機智能巡檢。無人機完成線路和設備巡視後,在換電池期間,通過5G大帶寬特性,2分鐘內即可完成萬兆級別數據傳送,大大省去巡維人員現場拷貝數據與現場操作無人機工作,為輸電、變電基層班組實現真正的減負。

這只是松山湖“硬核”新基建在5G應用場景探索中的一個小小的前奏,依託園區變電站和配電房貼近用戶、網絡節點分佈均衡、電力保障可靠便捷等優勢,該局正計劃聯合運營商在松山湖區域開展大規模的5G基站規劃建設工作,打造變電站、配電站數據中心、儲能、5G、邊緣計算等新型多站融合體,就近滿足用戶電力、計算、存儲、連接等服務需求,為社會提供雲服務及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同時大幅節約土地資源,降低建設週期和運維成本,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助力東莞市政府完成5G低成本快速覆蓋任務,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AI計算能力。

“硬核”新基建映出东莞智慧能源新生态

近日啟動的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便是集變電站、數據中心站、移動儲能、電動汽車充電站、分佈式光伏發電站和5G基站為一體的新型多站融合體代表,預計2020年年底建成。同時該局正在推進面向變電站、配電房等14個5G應用場景的驗證,打造“5G+電力通信專網”網絡管理能力,深度挖掘數據中心及供電系統數據資源,形成面向電網及行業客戶的數據倉儲及相關微應用,打造5G應用典型案例。

東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生態系統將在傳統智能電網的基礎上,以提高松山湖地區的總體能效水平為目標,進一步強調支持多種能源形式接入和優化運行、電網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能源相關數據的上下游整合和高級應用開發,從而打通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催生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等新興業態,形成以能源數據為驅動、多方參與共享共建的能源生態。

【記者】戴雙城

【通訊員】陳喆 徐浩 黎偉文 顧萱

【作者】 戴雙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