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了!每人每年增收萬元!福建芋坑林地裡藏著“聚寶盆”

永泰縣塘前鄉芋坑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通過種植金線蓮,每年可幫貧困戶增收1萬多元

N海都記者 唐明亮 江荷/文 馬俊傑/圖

農忙時,農戶們可以幫其他農戶採摘枇杷;農閒時,可以去農場幫忙種植或打理金線蓮,增加家庭收入……這是永泰縣塘前鄉芋坑村當地農戶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幾年來,當地農戶在村幹部的帶領下,以“村支部+農場+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林下種植金線蓮,找到了擺脫貧困的“鑰匙”,原來村內的12個貧困戶,目前已全部脫貧,實現了生態與扶貧雙贏。


脫貧了!每人每年增收萬元!福建芋坑林地裡藏著“聚寶盆”

永泰縣塘前鄉芋坑村是省級生態村


林內長出野生金線蓮 村裡因地制宜種植

芋坑村總面積1.2萬多畝,其中基本農田755畝,林地11420畝,森林覆蓋率達89.4%。一都溪由東向西貫穿全村,村內水系多樣、水資源豐富,系省級生態村,也是有名的“枇杷村”。

4月17日上午,記者從福州市區驅車1個小時來到芋坑村。一下車,乾淨的街道,整齊的白牆黛瓦,依山傍水的美景,呈現在眼前。因正趕上農忙,村內的農戶大都忙於採摘、包裝枇杷。

在村幹部蘭德光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金線蓮種植基地。這是一片濃密的竹林,竹葉把刺眼的陽光過濾成了柔和的光影灑落在竹林下,金線蓮被落葉和雜草覆蓋,沒有撥開細看的話,很難發現。

“落葉腐殖層下,是鬆軟潮溼的沃土,這是喜陰的金線蓮最喜愛的生存環境,而且落葉腐爛後,能給它提供天然的養分。”蘭德光介紹,金線蓮具有清熱涼血、除溼解毒等功效,是一種珍稀的草藥。隨著人們對金線蓮功效的認可,野生金線蓮越來越稀有,於是就有了仿野生金線蓮的種植。

蘭德光說,2012年,村裡曾經請了農科院專家上山考察,發現林內有野生金線蓮存活,這讓他們村裡有了想法——利用好森林資源,因地制宜,乘勢而起,做足林下文章,帶動村民致富。


脫貧了!每人每年增收萬元!福建芋坑林地裡藏著“聚寶盆”

竹林下種植金線蓮,芋坑村探索出一條林下經濟助力農戶創收之路


貧困戶每年增收萬餘元 目前已全部脫貧

蘭德光說,村裡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靠種植枇杷,為了讓農戶在農閒時有事可做,增加額外收入,從2013年開始,村裡開始引進林下仿野生金線蓮項目,以“公司+農戶”再到“農場+農戶”的經營模式,為農戶提供金線蓮種苗、種植技術、銷售等一條龍的服務,建立村民長效增收機制。經過幾年種植,隨著經驗的提升,金線蓮成活率從最初的70%左右增長到95%。

走訪中,記者在其中一片林子裡見到了農戶蘭秀雲,她正和另一名農戶在林下清理雜草和被野豬、野兔等動物刨開的金線蓮,對根部完整的金線蓮重新埋土。她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查看金線蓮的長勢,檢查金線蓮根部有沒有被野生動物刨壞,以及有沒有被雨水沖走等。

蘭秀雲今年60多歲,她曾是精準扶貧對象。幾年前,蘭秀雲一家四口的年收入連維持生計都困難,但這幾年,她每年可以拿到種植、打理金線蓮的1萬多元工資,而且村裡還出錢替貧困戶改造了房子,她家的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得知記者來採訪,不善言辭的蘭秀雲笑道:“我已經脫貧了。”

蘭德光說,如今全村金線蓮種植已達80畝,年產值能達到兩三百萬元。此前全村共有12個貧困戶,在該項目的帶領下每人每年至少可以增收1萬多元,已經全部實現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