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大学子弑母案悲剧的根源

北大学子吴谢宇在机场被公安局人员抓获后,不否认杀母,却侃侃而谈,回避所有核心问题。

探秘北大学子弑母案悲剧的根源

人们都非常好奇吴谢宇的作案动机,我也不例外。只是当我了解了吴谢宇的原生家庭之后,我觉得这场弑母的悲剧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01

吴谢宇的亲爷爷肝癌去世后,奶奶另嫁他人。

吴谢宇直系三姑姑因为相思换上了精神病;非直系姑姑(即奶奶改嫁之后生的女儿)有智力障碍。对此,确定家族是否存在精神病遗传史,精神科专家认为不可轻易下判断,而要考察三代人。

爷爷得癌去世后,全家人难免恐惧,焦虑,绝望……但是七八口人的生存问题摆在眼前,心理疏导根本就是奢侈的事情,一颗充满负性情绪的种子早已种在原生家庭成员的心中。

吴谢宇父亲吴智是独子,外向孝顺,肩负着光宗耀祖、家庭生计的重任,后来确实不负众望,学习、工作都很出色,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承担家里所有的开支。

有多少生存的压力和压抑的情绪,就会有多少身体疾病。谢宇16岁,才上高一,他爸爸就因为肝硬化转为肝癌,花了一百多万治疗,未果逝世。

父亲去世,吴谢宇却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坚强,还对妈妈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受到爷爷辈的影响,吴智早已形成一定的思维、行为方式以及情绪反应模式。亲代有多少压抑的情绪,后代就会感受到多少压力,而且这些压力往往是无形的,潜移默化地代际遗传到了吴谢宇身上。

探秘北大学子弑母案悲剧的根源

我不禁联想到当爷爷去世的时候,吴智是不是也这么平静地和奶奶说话,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情绪不重要,而是认为自己需要变身成小大人,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02

吴谢宇母亲谢天琴从小学习好,但据同事说她性格有点怪,挺孤僻的,不太爱讲话。

都说人们一看到她,就会判断她是个老师,因为老师身份特征太明显。谢天琴是个传统,负责任的高中历史老师,既严厉又和蔼。

谢天琴在丈夫去世后,很受打击,明明需要帮助,却拒绝接受外界的善良恩惠,选择与儿子相依为命。

16岁应该是花一样的年纪,吴谢宇理应尽情享受美好的青春生活。父亲去世,吴谢宇难免内心无助,焦虑,担忧等,却顾不得自己的心理创伤,而要安慰母亲,从此成为家里的唯一男人,要扛起保护母亲的责任。

对一个生命而言,过早地承担起了很多无形的压力和责任,这并不是好事儿。

母子相依为命的6年里,母亲一方面在情感上太过依赖儿子,没有给到孩子需要的爱;另一方面没有了解儿子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没有给他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而是一味地严格要求,那吴谢宇心理难免不平衡。

03

吴谢宇考上北大或者申请美国留学也只是出于补偿心理,以填补千穿百孔的内心,以安抚躁动的攻击之心。

如果一个人代际遗传下来的、长久压抑的情绪没有得到合理地宣泄和转化,那么他要不就对内攻击自身,要不就在一些外部情境的激发下爆发,对外攻击旁人。

受到原生家庭深深地影响,我觉得吴谢宇内心藏有一颗不定时的情绪炸弹,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母亲就是引爆炸弹的导火索。

探秘北大学子弑母案悲剧的根源

所以悲剧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教4年,我发现学生的问题往往折射出原生家庭的问题,原生家庭确实是始作俑者。但是让原生家庭背锅的往往是不愿改变,或没有能力改变的人。

我们要相信人是有很强自我调节能力的,是可以让自己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笼罩的无形阴影,让内心真正接受一些阴暗面,从而变得阳光、积极、向上!

愿逝者安息,生者善良!

愿未成家的都可以引以为戒,了解原生家庭,并处理好代际遗传下来的问题,转化不良的影响!

愿已成家的好好经营家庭,做好情绪管理,处理好亲子关系问题!


注:图/搜狗图片网站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若有不妥,不喜勿喷,但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