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那顺格日勒,绰号“蒙古王”,师从中国散打著名教头赵学军先生,散打王80公斤级冠军。摔法出众,被誉为“快摔王”“那顺摔”。

我居然会反感比赛,就想着马上退役

2003年与薛凤强打完那场散打王的比赛后,我就坚定了退役的决心,我觉得太累了,身体累,心也累。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打比赛属于那种兴奋型的,到后来居然发展到反感比赛。

当时我教练的意思是我还可以接着打,不像格日乐图有伤病,而且一直降体重,赵教练不愿意我那么早退。

但是当时我实在是太低落了,所以一直坚持退队,脑子里就这么一个念头:马上退,什么都不想了。

【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离不开深爱的散打擂台

后来,我歇了一段儿,帮着赵老师代课,赵老师忙的时候我也带着队员去比赛。

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我的身体和精神各方面就又都恢复了。最重要的是心态调整得还成,所以又有了继续打比赛的念头。

正好那个时候赵老师找我谈,我也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

赵老师说:“本来嘛,你没什么伤病,体重又一直保持得不错,应该练练接着打十运会。十运会再拼一把,拿到金牌更好,拿不到就算了。”

教练和运动员的区别

半年的调整对我的帮助很大,如果没有这半年,我可能到现在还是不能把心态放平和。而且毕竟帮着赵老师带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课,也成熟了很多。

当教练员,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不像运动员,就是训练,练完就吃,吃完就睡,都给你安排好了,不用想太多。

做一名教练员就要全面考虑,包括队里的管理,大到队伍的整体规划,小到每次训练课怎么安排,都要考虑。

【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不同使我在半年后重新开始训练时的感觉也和以前不一样了。自己毕竟带过队,也给队员讲解过训练要点,反过来自己训练,教练员再跟我说要领什么的,我就可以真正用心去听,也能够听懂了,然后按照要求去做。现在带队员去比赛,队员如果没有发挥好输掉了也不能骂,得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所以对自己也是一种性格的磨练。

这是当教练最大的体会,也是最大的收获。

又一次回到了运动员的位置,我的心态会平和很多,输赢会看得淡一些,想得开了。

运动员虽然性子直,但有好处,考虑和处理事物能抓住主要矛盾,有时候想得太多倒有可能把一个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

【专访】蒙古王那顺格日勒: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去年带队参加锦标赛和散打王比赛,还是会有很多记者和拳迷记得我,聊起前两年的比赛,好像更有激情。

我们那一拨的运动员都挺有个性的:大宝、谢尚夫、张加泼、乐图、薛凤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形象很鲜明。

其实我散打没有拿到什么特别好的成绩,两届全运会都是第二,散打王也没拿上,但是却有很多人喜欢我、支持我,我很感谢他们。

现在出去的时候还是会碰到很多人让我签名,我就觉得: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