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利:武汉病毒所“瑞德西韦”专利申请合规合法吗?


王亚利:武汉病毒所“瑞德西韦”专利申请合规合法吗?


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美国吉利德公司“瑞德西韦”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消息,主要包括:(一)1月3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论文,介绍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文章称,该患者在接受瑞德西韦静脉输注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二)2月2日,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网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潜在有效药物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该申请由吉利德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共同提出。(三)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月4日发布消息称,该所已于1月21日就瑞德西韦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还将通过PCT途径申请全球主要国家的专利。上述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截至2月8日,涉及“瑞德西韦+专利”和“武汉病毒所+专利”的百度搜索结果分别超过1400万条和147万条,微信原创文章超过100篇。
一、瑞德西韦药物研发及专利布局
(一)美国吉利德公司已就瑞德西韦药物申请多项专利
瑞德西韦(Remdesivir)由美国吉利德(Gilead)最早开发用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的感染治疗,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似物前药。瑞德西韦目前尚未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专利文献检索发现,自2009年以来,吉利德通过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047263,在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超过350件专利。吉利德围绕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晶型、治疗相关疾病(包括冠状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等在全球进行了专利布局。


王亚利:武汉病毒所“瑞德西韦”专利申请合规合法吗?

图1吉利德公司瑞德西韦药物研发及专利布局状况


从专利布局国家看,吉利德公司就瑞德西韦药物的化合物、组合物、晶型、制备方法和用途等均在中国进行了专利申请。
1.化合物中国专利申请情况
基于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047263和61/139449,以及61/366609,吉利德公司2009年在中国申请了“用于抗病毒治疗的1’-取代的CARBA-核苷类似物”的专利,专利涉及黄病毒科病毒的化合物及登革热等病毒感染的治疗。2011年申请了“用于治疗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和化合物”的专利,涉及用于治疗哺乳类动物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方法和化合物。2014年在中国申请了“用于抗病毒治疗的1’-取代的CARBA-核苷类似物”的专利,涉及黄病毒科病毒的化合物及除登革热等病毒感染等外的塞卡病毒的治疗。2015年在中国申请了“用于治疗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和化合物”的专利,涉及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和核苷。其中,2009年、2011年和2014年申请的中国专利已经获得授权,这些专利是瑞德西韦“基础专利”及“核心专利”。
2.晶型及制备方法专利申请情况
基于2016年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25,419,吉利德公司2018年在中国申请了“(S)-2-(((S)-(((2R,3S,4R,5R)-5-(4-氨基吡咯并[2,1-f][1,2,4]三嗪-7-基)-5-氰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苯氧基)磷酰基)氨基)丙酸-2-乙基丁基酯的结晶形式”的专利,涉及治疗沙粒病毒科,冠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科,黄病毒科等病毒感染。基于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072331和62/105619,吉利德公司2015年在中国提交了“制备核糖核苷的方法”的专利申请,涉及治疗埃博拉病毒、马尔堡和弯曲病毒的方法和核苷。


3.组合物及医药用途专利申请情况
基于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19302和62/239696,吉利德公司2015年在中国提交“治疗丝状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2016年提交了“治疗沙粒病毒科和冠状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的专利申请,涉及治疗沙粒病毒和胡宁病毒的方法和核苷及其前药,尤其是冠状病毒科感染病毒的治疗。吉利德公司在中国台湾申请了“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之含RNA聚合酶抑制剂与环糊精的组合物”的专利,涉及一种包含化合物1或其医药上可接受的盐、环糊精及视需要选用的pH调整剂组合物,该专利申请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大陆。
从公开文献看,吉利德公司对瑞德西韦这种药物的化合物及其治疗用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专利布局。
(二)瑞德西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疗效还需临床试验
瑞德西韦曾对MERS和SARS病毒进行过少量的临床试验,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疗效尚不确定,其安全性、有效性还不明确。2月6日,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支持下,瑞德西韦在我国取得了临床试验审批,确定由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牵头,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利申请情况
武汉病毒所在武汉冠状病毒爆发后,2020年1月2日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1月11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基因组序信息,1月21日提交了“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的专利申请,1月22日在《细胞研究》发表了瑞德西韦等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论文(2月4日出版)。2月4日在研究所网站发布“武汉病毒研究所申请瑞德西韦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专利”的消息,消息发布引发社会热议,部分网民认为此举是“抢注专利”。网民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武汉病毒研究所是否有权申请专利?该专利申请能否被授权?武汉病毒研究所此举是否能打破吉利德公司专利壁垒?根据我国专利法,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课题组分析认为:
(一)申请专利行为本身是合规合法的
我国专利法及审查指南明确规定,化学产品的用途发明是基于发现产品新的性能、并利用此性能而做出的发明,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发现瑞德西韦在细胞水平上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从而申请医药用途发明专利,法律上是允许的。我国专利制度实行先申请制,不存在“抢注专利”之说。中美两国最新签署的经贸协议允许了药品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日之后补充实验数据,鼓励药品专利的发明人尽快提交专利申请。从实践来看,在医药领域,针对药物的新用途申请专利,也是国际上一种常见的做法。

(二)该专利申请能否被授权还有待审查
申请专利并不意味着能得到授权。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需要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经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且满足单一性、充分公开等要求的,才能被授予专利权。目前,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利申请文件尚未公开,无法判断其是否能被授权。从吉利德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在先专利来看,“冠状病毒科病毒”相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属于上位概念,吉利德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其治疗的冠状病毒是由SARS、MERS、229E、NL63、OC43和HKU1的冠状病毒科病毒引起的。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利申请,审查员在审查过程可能会结合其申请文本,综合治疗的新用途与已知用途的远近以及新用途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及特性等角度来判断,最终给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
(三)此举对于打破专利壁垒、维护国家利益的价值不高
一是该专利申请授权前景并不乐观。即便获得授权,因瑞德西韦的化合物专利属于吉利德公司所有,我国药企使用瑞德西韦的“新适用症”用途的专利仍需取得吉利德公司的许可。二是疫情不等人,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较长。目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审查周期约为22个月,待该专利申请授权后再与吉利德公司谈专利的交叉许可,已经失去了治病救人的时机。三是我国专利法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在国家出现紧急状况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制度能够有效解决紧急状况下的专利药物实施许可问题。

总的来说,武汉病毒研究所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积极筛选抗病毒药物、及时申请专利、试图打破国外公司专利壁垒的做法值得鼓励。
三、对我国药企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吉利德公司重视基础研发、高质量专利布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从专利检索结果看,吉利德公司10年来一直围绕瑞德西韦类似物活性筛选、细胞水平应用以及临床实验等基础研究不断筛选化合物开发新用途,其基础研发的专注性值得我国研究团队借鉴;吉利德公司围绕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布局了一系列专利,对其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晶型和用途等形成了全方位保护,专利布局意识强、战略规划能力高、布局思路清晰,其专利布局做法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借鉴。
(二)我国抗病毒药物的基础研发能力有待提升。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战役中,我国研究机构进行药物筛选的目标药物多为国外原研的化学和生物药,一定程度说明了我国化学和生物药的基础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核心技术掌握少,需要进一步加大医药基础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中医药有效成分、复方新药等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中药的创新与传承。鼓励创新主体在研究筛选药物时,从不同原理入手,从中西医结合研究筛选自主可控的药物,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实验到药品生产的完整医药产业链条。

(三)全社会知识产权认知度有待提高。从武汉病毒研究所发布的消息看,其申请专利的行为合法合规,但消息表述不够全面准确,故而引起很多质疑;从新闻报道看,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使用了“抢注专利”等不当描述,说明媒体对专利制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容易引发公众误解;从社会反响看,公众对“武汉病毒研究所能不能申请专利”等问题有不同看法,有的一味贬低谩骂、有的过分拔高颂扬,说明很多人对专利的认知严重不足,不少专业机构对“药品专利链接、专利期延长、优先权、临时专利申请”等药品相关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匮乏,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创新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注:综合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知了网知识产权、惠说知产等网络平台相关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