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會好這四個字,打起拳來明明白白

據瞭解,有些太極拳愛好者不僅不知道太極拳的哲理,甚至連有些動作要領和身形身法、手形手法、步形步法等也說不清楚。難怪他們都說自己是“瞎”打是“稀裡糊塗跟著練”。這就是造成當前太極拳演練中“水平低的多,水平高的少”的狀況的一個根本原因,也是太極拳運動發展現狀中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打明白拳應是每個太極拳愛好者的渴望和奮鬥目標。也只有明白了拳理拳法,才能學得較快,練得規範,真正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怎樣才能打明白拳呢?我體會到應在“學、悟、交、練”四個方面狠下功夫。

領會好這四個字,打起拳來明明白白

學,就是要積極學習拳理拳法。拳論說,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拳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拳理拳法是演練太極拳的理論依據,理論素質的高低決定著習拳者拳技水平的不同。只有掌握了拳理拳法,才能從根本上理解拳架,掌握拳架。

因此,每個習拳者都應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把學習太極拳理論放在第一位,以學習經典著作《太極拳論》為主要內容,結合學習當代名師的論著,力求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弄清一些問題。例如何謂太極、太極拳產生的理論基礎、太極拳運動法則、太極拳的特點和運行規律、太極拳的戰術和技擊原則、太極拳基本動作原理和規格要求、太極拳與科學健身等,從而達到明白拳理的目的。

悟,就是要多用腦子,通過思考、琢磨,弄清自己不懂的問題。悟性的大小與好壞,直接關係到拳藝水平的高低。例如,“邁步如貓行”,你就要仔細琢磨、觀察什麼是“貓步”,體悟它的輕靈、沉穩、平緩、柔和。再如“運勁如抽絲”,你就要仔細琢磨、觀察“抽絲”的均勻、從容和相連不斷。明白了這些,走步和運勁動作就會好做多了。

因此,習拳者要經常進行自我剖析,從思想認識上對動作要領、規格要求、攻防含義等,能夠理解、領會。對每個招勢、每個動作,不僅用心領悟它的外部結構、內在因素,還要弄清楚它的拳理所在。特別是對一些細微的“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地方,更應該反覆體會,力求吃透精神實質。

要正確認識自己,估價自己,經常自省自察。這樣,演練水平自然就會不斷提高。不願多費腦子,不去理解每個動作的含義,不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機械地跟著“比葫蘆畫瓢”、“人家咋著咱咋著”,拳藝水平是很難提高的。

領會好這四個字,打起拳來明明白白

交,就是要加強拳友之間的廣泛交往和相互溝通,藉助他人智慧、提高自己的拳藝水平,這對推動和發展太極拳運動具有重要意義。要解放思想,打破自我封閉,儘可能多接觸一些拳友。不要只把自己禁錮在一個小圈子裡,要利用觀摩、座談、研討、培訓等各種形式或機會,交流情況,切磋問題;積極參加表演、競賽,“借臺唱戲”,展示自己,查找差距;經常與他人相互商量,相互切磋,相互糾正,取長補短;要能站在自己的對方審視自己,用別人的眼光評析自己,如有條件,還應找名師給以點撥。

練,就是勤練、苦練。天天練,年年練,長期練,活到老練到老。這就要有恆心、決心、毅力和吃苦精神。常言說練武、練武,說明“武”是練出來的,不練就成不“武”。練是根本,練為上策。任何事物,要想認識它、掌握它,都必須有個長期的逐步的積累過程。

領會好這四個字,打起拳來明明白白

習拳也一樣。練的過程,就是感悟的過程,就是逐步認識它、熟悉它,摸索其規律,掌握它、駕馭它的過程。只有千錘百煉,親歷親為,才能瞭解真諦,動作嫻熟,由熟到巧,運用自如,“拳打萬遍,其理自現”。持浮躁心態,懶懶散散,不下苦功,企圖在短時間內通過什麼“旁門”、捷徑取得成績,是不可能的。特別是一些高難度動作更是這樣。同時,習拳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不少拳友都有這樣的經歷:有的套路幾天沒練,再練時就會感到有些生疏,甚至忘了動作,經過恢復,才能正常起來。正如拳諺所說:“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先師陳發科臨終前曾在兒子手上連續寫“練練練”,其良苦用心也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