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開場白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詩意中國,淵遠流長,與時光作伴,聽世紀迴響,一起走進經典,一起傳唱經典,與萬物生長的世界分享,乘著歌聲的翅膀穿越千古江山,百年悲歡,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時刻,品味命運跌宕釀造出的情感,讓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讓古今詩詞唱響時代殿堂。


那英肖戰帶來這一季《經典詠流傳》的主題曲《千年一聲唱》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康震點評

詞寫得再好,沒有歌者那種結合自身的閱歷,對它進行的演繹,那它也就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一段文字。當這個作曲家賦予它,以曲樂的生命的時候,他就好像變成了一個精靈,在歌者的內心開始盪漾,通過他們美妙的歌喉交織在一起,瀰漫在我們的心中和周圍的世界,瞬間這個世界就被刷新了,經典因此得以新生。

那英《山水又一程》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康震點評

我們知道清朝按照朝廷的規矩是定期,他們都要去到奉天那個地方,去祭他們的祖陵,古代的時候祭祖,這是最大的事情,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迎來了一場可能是暴風雪,她唱到:“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就這時候納蘭走出了軍營,舉目一看,千張點的這個燈都在亮著,那是一種非常雄關漫道的感覺,所以這個地方我覺得,那姐她這個處理是非常棒的就是,她是非常雄渾,開放。尤其是千帳燈這個地方,突然她的音沉下來,拉了一個很長的音,但是底下他就是思念了。他說什麼了:“風一更,雪一更”風太大,雪太大,而且離家越來越遠,雖則雄壯,思鄉情切,所以這裡面寫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感。

經典傳唱人肖戰把《竹石》唱給你聽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肖戰選擇《竹石》的理由

第一個原因:因為梅蘭竹菊裡面,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是竹子,小的時候其實有學過國畫,所以鄭板橋對於每一個學國畫的小朋友來說,都不陌生。最有名的其實就是他畫的竹子,選詩的時候,看到《竹石》這首詩詞大會時候,我就非常興奮,我就說那我就選這首吧。

第二個理由是:因為小時候語文課本上,它的那個詩詞的旁邊,會配那種插畫,調皮的時候就會用那個鋼筆,先畫一橫出來,然後有些墨水還沒有乾的時候,就用手把它抹開,再用一點墨水去畫它的那個枝椏,然後用嘴把那個沒有乾的墨水給吹出來就會自然,能吹出一根竹子的樣子。

第三個理由:竹子對自己來說從小到大都能看到它,從冬到夏永遠挺立在風中,顏色也四季常青,張藝謀老師的《十面埋伏》竹林裡的戲也是在重慶拍的。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康震科普時間

鄭板橋我們現在所瞭解,他主要是書法家和一個畫家。他的書法,實際上是把隸書和行書結合起來,他的繪畫主要是竹子,他畫這個竹子成為了一絕。

肖戰分享時間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其實一開始出了一個編曲就是傳統的中國風,當時聽了一點,總覺得說缺少一點什麼感覺,後來我發現了缺少了竹子的那種力量感,敢於衝破一切阻礙,拼命往上。後來我們就跟老師探討,那我們來一版不一樣的吧,就搖滾起來。可能大家看到我的外表也好,一些談吐也好,對於我的印象來說是比較文靜,內向一點。但其實我想讓大家看到,其實我的內心就像竹子一樣堅韌剛烈。


康震點評

為什麼你會採取這樣爆裂式的表達了?一個人如果特別堅定於自己的立場,這種人是很難動搖的,他可能在形態上表現得很柔弱,其實他可能就像一根鋼絲一樣他是軟的,但是它永遠不會斷裂,所以在兩百多年前,鄭板橋這樣一個文弱的文人,但是他偏偏要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一句話不妥協。我覺得肖戰唱出了對於理念的一種堅定,所以這種演唱形態本身,就是一種直接內心的一種表達,這是青春版的《竹石》。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肖戰那英獻唱《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用經典之聲,傳承詩詞文化


小柯說

那戰隊的合作,再一次為觀眾們呈現出了一個經典的舞臺。只有著名的歌手主動去進行文化的傳播與流傳,中國的經典和文化才會得以繼承和永遠流傳。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你喜歡本期節目,歡迎給我點個贊哦。

排版:小柯

文案:小柯

本文嚴禁搬運!一經發現,立馬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