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贏家必殺技:淡定你的情緒


衝突贏家必殺技:淡定你的情緒

經濟體的設計是以個人的私利為基礎,根據主流的經濟理論,理性人表現出的行為是為求大幅提升個體行為者的效用;也就是說,我們期望人們的行為是有利自己,甚至是自私。 現在,在現實上或許可超乎自身,向外延伸到家人、公司、認同的團體,儘管如此,還是不脫自利的範疇。

私利的本性會導致若干問題(例如超棘手問題)變得難以解決。 「超棘手問題」一詞最初發明是用來形容全球暖化,大家都想解決全球暖化,但有鑑於我們的行為,就算是想解決問題的人也還是引發問題的人,讓問題火上加油的那些誘因大過於問題解決後的回報。

比如說,全球暖化議題本身,再加上有贏家和輸家之分,肯定是隨時都會引發武裝衝突,而墮胎、死刑、同志權益、宗教、政治,也是同樣的情況。 對談時的高漲且極端化的情緒,是超棘手問題採用的生存策略之特徵,會使得理性的對談不可能落實,反而著眼於促進專業、反駁論點、推動議程,導致問題本身變得更無從解決起。

不過,在衝突方面,超棘手問題可就遇到對手了。 因為就衝突控管而言,誘因恰好可以引發個人行為與集體行為來戰勝超棘手問題,使得超棘手問題變得更像是微小的干擾和麻煩。 要控管衝突情況,就必須不讓衝突火上加油。 不讓衝突火上加油以後,就往往能展現出自身最好的一面,造就出更聰明的結果,享有更平靜的生活。

簡單來說,以暴制暴只會致使衝突長存。 以暴力應對一切,應對暴力和非暴力,於是不是遭遇衝突,就是引發衝突。 結果好壞參半,要麼在對抗後淪為輸家,要麼以對方為代價贏得對抗,創造了輸家。


人類行為是個人價值觀展現

我之所以理解衝突,是因為我曾經活在衝突裡,曾經就是衝突本身。 我花了很多年才領悟到,我自己就是人生的衝突源頭,是超棘手問題的一部分;我想解決問題卻也導致問題,被情緒控制,很少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很少造就出最佳的結果,未曾造就出最聰明的結果。

個人的價值觀肯定會有被冒犯的時候,在某些狀況下尤其容易發生,視相關的人員或團體而定。 被冒犯的一方會變得情緒化,因此有了必要的能量採取行動,而在衝突情況下,則是會訴諸情緒反應。

他們之所以會產生情緒能量,是因為他們不希望狀況像現在這樣,希望狀況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變。 他們無法理解這個發生目前狀況的世界竟是他們想要待的地方,這對他們而言實在不可思議。 在他們的眼裡,必須要改變那些冒犯的行為才行。

同時,他們會全然無視自己讓狀況火上加油,把讓人丟臉羞愧的手段專門用在想象中的冒犯者身上,評斷的依據是異常有偏見又目光短淺的觀點,援用的世界觀是人口僅有一人的世界。

這種時候,不是讓連鎖反應繼續下去,就是要保持純粹思緒、解決導向,迎來最聰明的結果。 而要做到後者,就要先承認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是個人價值觀的展現,還要認清以下事實:「要是有人覺得自己的個人價值觀被冒犯,或覺得別人把他們的個人價值觀強加在自己身上,衝突就會出現。 」此外,還要承認我們有時會造成別人做出我們不想看見的行為。

我們會創造贏家和輸家,不是我們贏,就是別人贏,視我們固有的反應模式而定。 請把他人的行為看成是在彰顯其價值觀(這是消除行為冒犯感的關鍵所在),然後再把反應轉變成響應,把負面互動切換成正面互動。 這樣不僅能消除那種互動中的衝突情況,也能消除每一次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