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金丹修煉之法(上卷,經絡篇)

五‧ 經絡

1. 經與絡

經是經脈,絡是絡脈。經脈是主幹,像一棵樹的樹幹;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如從樹幹分出的旁支。所以,經脈與絡脈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

經脈包括十二經脈以及奇經八脈。

絡脈包括十五絡脈、孫絡、浮絡。絡脈主要的作用像一座橋樑,把表面兩經脈聯繫起來。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經絡是氣血的主要運行路線,行走於經絡的氣稱為經氣,其作用是使氣血暢通無阻,使全身上下及四肢百骸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道家金丹修煉之法(上卷,經絡篇)

(1)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分屬十二臟腑,各經以其所屬臟腑的名稱加上其陰陽屬性而加以命名。

十二經脈,即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十二經脈附屬的部份稱為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由此可見,十二經脈與臟腑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手三陰經分為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

手三陽經分為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

足三陰經分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足三陽經分為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

十二經脈的交接有其自身的規律,這種交接使陰陽得以循環。如手三陰經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交足三陰經,最後足三陰經又交手三陰經而成一個如環般的循環路線。

(2)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即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這些脈因不直屬臟腑,之間又無表裡關係,與十二經脈不同,故曰“奇經”。

奇經八脈分佈與循行於十二經脈之間,除了加強與十二經脈的關係外,也同時促進有關的血氣循行而起到調節陰陽的作用。

若十二經脈中的經氣過於充足時,奇經八脈則能儲蓄這些經氣,必要時又將其釋出,以維持經氣在機體中的一個穩定狀態。

2. 任督二脈

在氣功的修練中,以奇經八脈中的任督二脈最為重要。乃至在法身的修煉階段中,任督二脈再加上虛無的中脈,就是成就的大關鍵。

至於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其它脈,只須知道其存在就可以了,因為修煉與這些脈無關。

(1) 督脈

督脈,為陽脈,在其線路中多次與其它陽經交會,故它總督一身之陽,所以稱為陽脈之海。

督脈的循行路線自小腹內起下行至會陰部,然後向後行於脊柱正中內,沿脊柱上行至頸後的風府穴,再自風府穴進入腦內沿後腦正中線上行至頭頂,過頭頂至前額中線下行過鼻、上唇而至齦交穴。


道家金丹修煉之法(上卷,經絡篇)


督脈對陽經有調節的作用。督脈可以治療頭痛、神志病、安神、精神失常、熱症、腰背痛、遺精、陽痿、早洩等。

(2) 任脈

任脈,為陰脈,在其線路中多次與其它陰經交會,故它統領了一身之陰,所以稱為陰脈之海。

任脈的循行路線自小腹內起下行至會陰部,然後向前行於會陰部表面,沿腹部正中線上行至胸部,過胸、咽喉而至下頜,環繞口唇後與齦交穴合而接於督脈。


道家金丹修煉之法(上卷,經絡篇)


任脈對陰經有調節的作用。任脈可以治療咽喉疼痛、胸悶、腹痛、疝氣、不育以及一些婦科病等。

任督二脈相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陰陽循環系統,使全身上下的陰陽得到適當的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