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在這世間,生我不能掌握,死我也不能掌握,但生與死之間的路,我可以自己選擇。


一說起香港電影,我們總能聯想到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視死如歸的信念。

而隨著內地電影的逐漸崛起,“港片已死”這個口號,不知被喊了很多年。雖然香港電影的影響力確實大不如前,但幾乎每一年,香港電影總有那麼一兩部電影能夠打動人心,讓觀眾拍手稱奇。

《寒戰》、《掃毒》的輝煌還歷歷在目,而《無雙》、《追龍》的餘溫依舊記憶猶新。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電影《無雙》豪取12.7億票房

2017年國慶檔,“爛片之王”王晶帶著《追龍》現身。危機四伏的九龍城寨,霓虹燈閃爍的香港街頭,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在每一個夜晚發生...

那種熟悉的老式香港電影,一下子又湧上心頭。

而今天(6月6日),《追龍》系列的續作《追龍2:賊王》已經和各位觀眾見面了,在它上映之際,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彌足珍貴的續作,看它是如何挽救“香港電影”於水火的。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新瓶裝舊酒,港片三套路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追龍,是香港俚語中是吸毒的意思。而電影《追龍》則是根據經典影片《跛豪》和《五億探長雷洛》改編而來。

在我看來,《追龍》的改編是並無太大新意,甚至有些套路。然而正是這些套路,才是它真正受歡迎的原因。

《追龍》把香港電影的模式吃的很透,導演很清楚的明白觀眾喜歡想看什麼、喜歡看什麼,而他們的劇作思路和主題,也更接近於上世紀的好萊塢懸疑電影。

與其說香港電影已死,不如說他們“肉身雖死,靈魂猶在”。因為有些東西,被《追龍》很好的繼承下來了。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追龍》繼承的第一個套路便是:“雙雄”

這個由好萊塢創造出來的雙主角制衡的劇作模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吳宇森給發揚光大。

而傳統的好萊塢模式在吳宇森的變革之下,變成了浪跡江湖雙雄電影《英雄本色》以及超越正邪二元對立的警匪電影《喋血雙雄》。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喋血雙雄》

新世紀之後,莊文強、麥兆輝等人將這種雙雄模式發展到了身份置換、臆想和精神分裂的新階段。

最典型的就是《無間道》裡梁朝偉和劉德華。他們彼此身份的錯亂,無論身處怎樣的陣營,是警察還是黑幫,他們都在為自身所擔負的使命而遭受相同的煎熬。

《追龍》顯然是受到了些《無間道》的影響,雷洛和伍世豪同樣深處在亦正亦邪的環境之中。身份讓兩人彷徨在明與暗、正與邪之間,他們是對手,但在精神意義上,更像是同道中人。

兩個人相互成就,相互補償,也就構成了港產片雙雄的精神結構。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追龍》繼承的第二個套路是:“城市困境”

香港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地區,它有一個我們大陸人很難觸及的感情——“歸屬困境”。

在90年代之前,香港屬於英國,它多少帶有些許英倫特色,而90年代之後的迴歸,也讓它逐漸向內地靠攏。

所以在許多的香港電影中,有著大量描述有關身份、認同的“雙城故事”,而香港電影人利用這種困境,來製造某種意義上的分裂和二元對立。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去年煙花特別多》

陳可辛的《甜蜜蜜》、王家衛的《春光乍洩》、陳果的“迴歸三部曲”都是講述97情結構造的雙城故事,而在動作片領域,這種身份困境更加頻繁。

在《追龍》之中,劉德華飾演的探長雷洛,表面上風光無限,但背地裡卻被英國殖民者欺負、打耳光,他必須巴結那個年代的英國人,做到更高的位置。

電影明為展現黑幫大佬傳奇,實則更透漏出濃烈的現實文明窺探。

在歷史的齒輪下,所有香港人都悵然若失,它向我們展示了一部分香港人的真實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符號”般的香港文化。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追龍》繼承的第三個套路是:“血脈噴張,義字當頭”

如今的影迷都認為韓國電影場面刺激,注重視覺元素,但殊不知,這些都是老派香港電影的經典要素。

《古惑仔》、《黑社會》、《槍火》等電影都是以火爆刺激的場面、細膩複雜的人物、生動具體的命運來抓住觀眾的眼睛。

《追龍》對此也有著有著很好的詮釋,也構造出了屬於它的“江湖”。

跛豪願意帶著兄弟們衣著光鮮,招搖地走過街上砍人,也願意替兄弟捱打平事,替房東負債。而雷洛願意與跛豪平分天下,為他隱瞞身世。

所以本片中兩人也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之稱,兩人都有著複雜的人性元素,不過他們之所以能成為梟雄,離不開一個“義”字。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出來混最重要的就是要講義氣”,這句話在片中出現,貫穿影片始終,跛豪與雷洛之間的恩怨,一切皆起源於一個義字,兩人也是整個亂世的縮影,那個時代司法腐敗,幫派林立,警匪勾結,義字便是行事準則。


《追龍》絕對是導演王晶的“翻身之作”,它格局很大,跟王晶近幾年的電影都不一樣。而它的出現,也代表了香港電影出現了新的轉機,香港電影正在走向更多元的道路。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港片不死,只是換種形式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記得剛上大學那會兒,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坐在電腦前刷周星馳的喜劇電影,是他讓我明白,原來電影還可以如此夢想又現實。

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的好看,那些風花雪月,人生百味。後來是銀河印象的電影,創意足、故事棒、敢刷下限...

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徐克、王晶、杜琪峰、游乃海…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被記在了我的偶像簿上。

那些經過大眾檢驗過的香港電影,我都無比稱讚。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但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香港電影正在走向衰落,票房暴死、人才青黃不接。導演、編劇、明星藝人...甚至連製作公司都開始了北上謀生。

最初的那幾年,香港電影的北上之路並不順利。《七劍》、《大內密探零零狗》、《越光寶盒》等作品,基本上拍出來就是給觀眾添堵的。

但後來,《狄仁傑通天帝國》、《毒戰》、《湄公河行動》等電影上映後,不管是“純香港製造”,還是內地和香港的合拍,大家都覺得挺好看。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香港人在努力適應內地。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林超賢的《紅海行動》,能把內地觀眾的觀影需求揣摩成這樣,是很難能可貴的。

而我們內地人也在充分學習香港。無論是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還是開心麻花的系列喜劇電影,觀眾們都能看到黃金時期的港片風範。

這證明了一件事:所謂的港味、港片風采,不是隻有香港導演才能做出來的,只要你肯下功夫,也能學出幾分模樣。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如今,我們的華語電影早已經處在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奔騰年代。

香港電影從來不是以自我為核心的一個娛樂形態,它是一隻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變色龍,哪裡需要它們,它們就會在哪裡發光發亮。

所以香港電影從來就沒有消亡,它們只是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生存手段。而“港片北上”說的就是港片轉移、適應並且再次走向成熟的過程。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寫在最後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今年可以說是香港電影蓬勃發展的一年:《追龍2》、《掃毒2》、《風林火山》等電影都備受觀眾期待。

而打頭陣的《追龍2》能否重現2017年的票房奇蹟,爛片之王王晶是否能再次證明自己呢?一切的答案還請各位觀眾去影院見分曉了。

但可以預見的是,香港影人在電影的道路上永遠不會服輸。就像導演麥浚龍導演說的那樣:

“我想創造一個新的香港,而我的電影就是一個臨界點。”

說它爛片的都是直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