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误区一定要看哦

得了关节炎,一定就会骨质疏松吗?我们常常觉得关节炎只有老年人才会患上,其实现在也有许多年轻人也会患上关节炎,那么生活中有哪些误区呢?下面这四点,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关于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误区一定要看哦


1、骨质疏松是不会痛的

大家常以为腰痠背痛、关节痛就是骨质疏松。

其实,大多数骨松是没有症状的,一旦有症状,常常就是骨折。所以如果不是因为强烈的外力撞击,而只是轻微跌倒就造成骨折,那么就可能是来自于骨质疏松。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孩子或年轻人摔跤、跌倒都没事,但年纪大了,却稍微碰一下就会骨折。

我们如何在没有症状前,诊断出是否有骨松呢?可以透过骨密度,藉由DXA(双能量X光吸收仪)机器来检测。

2、光测脚跟,无法确认是否有骨质疏松

要测量是否有骨质疏松,只要测测脚跟就知道了!

其实,这是不够的。脚跟的超音波只能当作筛检,骨密度比较低的人,更要进一步用DXA(双能量X光吸收仪)机器来做诊断。

骨质疏松的诊断,是用骨密度T值来看。这是与年轻人比较,小于年轻人的某个百分比以下,例如小于或等于负二点五,就称为骨质疏松,介于负一至负二点五之间,称为低骨量,但临床上则是反过来,只要发现有脆弱性骨折,不需要根据骨密度T值,就可以判断病人有骨质疏松症,开始进行治疗。

3、骨质疏松会提高死亡率

骨质疏松不像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严重。

多数人都认为骨质疏松不是什么大病,当然也不知道骨松这么常发生。在美国,因为有骨松而骨折的病人,约有一百五十万人,不过,美国一年发生心肌梗塞加上乳癌、中风的患者,其实,都还比一百五十万人少!

骨质疏松罹病率如此之高,民众却从来都不觉得骨松是个大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半来自脊椎压迫性骨折,且多数是没有症状的,而虽然髋关节骨折很痛,痛到病人必须就医,但以发生的比例上来说,相对较低,而且骨科治疗后,医师与病人常常就忘记造成髋部骨折的原因是骨松,所以也就没去治疗了。

大家都以为骨松骨折的死亡率不高,但数据统计,女性因骨松所造成的死亡率为百分之十五,男性则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比较起来,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少于百分之十,所以骨质疏松的死亡率,远比想象中来得严重。

4、年纪大了,当然会变矮

其实这常常是骨松的一种表现,并不是正常的现象,所谓的「倒缩」,可能是脊椎压迫性骨折,当然也可能是脊椎侧弯,或其他原因。而脊椎压迫性骨折,则是骨松最容易发生的三部位之一。

三个骨松骨折的好发部位,分别是:脊椎骨折、手腕骨折、髋部骨折。这里提到的骨折,是指不是因为重大外力,例如车祸、被外力撞到等,而只是轻微碰到,或者跌倒就骨折。

大家都觉得人老了,就是会变矮,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迷思,所以如果家里的老人家,现在的身高比过去变矮超过三公分,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老人家是不是有骨质疏松。

一旦我们的关节受到了损伤,尤其是其中的软骨组织受损,由于软骨组织是没有血供和神经的,所以软骨组织是无法自己愈合的,如果长期拖延不治疗,最终会影响我们的行动,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疼痛。

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采取SVF注射治疗,SVF全称叫做自体脂肪来源复合修复因子,是将抽取出来的人的自体脂肪组织,除去其中的成体脂肪细胞而成,主要成分是原生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PRP(富血小板血浆)+高浓度的营养细胞群。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脂肪组织中,可分化成软骨细胞;富血小板血浆PRP,含高浓度的白细胞,比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可控制组织的炎症反应;营养细胞,由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因子组成,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关于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误区一定要看哦


SVF中的各组分之间有协同效应,相互影响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增加组织的修复能力和创面愈合能力,安全、有效。所以对关节腔内的实质性损伤,SVF无疑是更合理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