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MBA入学复试线划分有感

我们欢迎朋友圈分享,但不接受任何商业机构在事先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摘编、图片使用,一旦发现我们将视为侵权,进行举报和追究。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近期,34所院校的MBA复试线正在陆续出台,从已经公布的分数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院校分数偏低,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两个:

  • 照顾EMBA招生

  • 满足MBA的招生

2018MBA入学复试线划分有感

由于教育部在前年宣布将EMBA纳入联考,导致EMBA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除了北大、清华举行两校联合内部考试避开全国联考,其它所有院校被要求参加联考且EMBA录取分数要与MBA分数一致,致使从生源上和课程设置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商学院们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定位、重新设计课程和调整价格进行转型,但考试这个门槛依旧难以跨越,因此34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可以划出与国家线一致甚至低于国家线的复试线。

由于今年联考难度相较去年有一部分提高,一些申请人在提前面试拿到国家线预录取资格后,将考试目标就设定到了去年的国家线分数,基于以前真题的模拟考试分数也带来了误导,因此在题目难度加大后,部分考生分数下降。如果本身申请人数就和招生人数接近的院校,无论是否之前有提前批面试,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务必要让更多的申请人参与复试,从更多的被选中选择自己希望招收的人,因此从这个角度上,也会降低复试线。

当然,也有个别区域热门院校的复试分数比较高,有一些是招生政策本身就让学生提前有预期,必须向高分冲刺才能录取,例如上海交大、复旦;而有一些,则是招生过程中产生了失误,在这一点上要进行反思和向有更多提前面试经验的学校学习,不要让提前批面试这样一个在计划经济里诞生的创新,成为替罪羊,导致开倒车。



从高校的招生老师,向辅导老师的转变过程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一些同学为了申请的付出,也更体会到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应该让更多的申请人明白一些理解上的误区:

首先,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不要认为读了名校就一定可以跳跃发展,而是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三年的时间,不菲的学费,哪些才能真正帮助到你,特别是MBA学费的上涨造成的性价比降低,真的要去先思考你的目标,你要的是什么?明确了目的才知道要怎么去获取,才不会出现那种读完了书觉得没什么用。

其次,MBA是专业硕士,申请难度低于学术型硕士,更远低于这个学校的本科。因此可以去勇敢尝试,不要被当年考大学的压力吓倒,也不要因为信息不对称,被一些人误导。名校没有那么难,只要你的硬性背景通过,认真总结自己和学会表达,就可以做到。

最后,申请过程中面对学校放平心态。

我个人一直不喜欢让大家说报考XX院校,更倾向于申请,因为MBA主要不是靠的考,而是申请到一个适合自己职业发展提升的学习机会。申请应该是个双方选择的过程,因此不要去仰视学校,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尝试,也可以在与学校的接触中考察,确定你最后的选择。

所有关于择校、申请和面试的内容,我们即将分类在推出在线课程中向大家进行充分详尽的阐述,希望在三个小时的课程内,让大家真正懂得为何申请,怎样选择和提高成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