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無意中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你是否也在無意中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智】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

【文】

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

你是否也在無意中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習】

輕易許諾的人,往往很少能兌現諾言,這在現實中比比皆是。

“輕諾”的背後是缺乏思考,思考諾言在自己身上是否能夠兌現,或不瞭解自己的實力,所以一開口就喜歡說“這事包在我身上”或“我辦事你放心”這樣的話,可往往經常拍大腿說這種話的人很少能將事情做得跟他所說的那麼好,甚至說過之後不了了之、不放在心上的人佔多數。

你是否也在無意中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大意是: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那樣的行為,是君子的就應當感到羞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大意是:君子恥於說的比做得好。

“敏於行,慎於言。”(《論語》)大意是:對事情勤勞敏捷,說話小心謹慎。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三國志》)大意是:言語浮誇,超過自己實際能力的人,不能重用。

古代先人早就警示過我們語言的力量,可我們似乎早已把這些珍貴的國粹拋之腦後,所以經常說話輕浮淺薄,尤其是酒意之時,以至於不知不覺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你是否也在無意中透支著自己的信用?

什麼是“信”?從文字結構來看,“人”+“言”等於“信”,也就是信的體現正在於人言之間。

後一句“多易,必多難”和之前分享的“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矣”的意思相近。給我們的啟發是:不能對事情起輕慢之心,做任何事情要有敬心和誠心。另外,當事情過於順利時切記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一定的防患意識,要居安思危,如此才能避免陷入困境。

更多千年智慧分享歡迎關注“一日一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