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无论是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和利用、还是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重构,目的除了助推现代研学及旅游外,其重要的目的之一还有缅怀。缅怀先师,感恩今天民族文化的沿续和发展;缅怀先祖,体验历史艰难的旅程,可以使我们今天少走弯路、减少犯错的机率。(引自阿瑞《缅怀的方式》)


  今年的清明节,别样,那就让我们用研学的心境,缅怀先师。国立中山大学的先师们,在八十年前的战乱岁月中,坚持培育人才,开展科研,服务社会,事迹感人,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关键人物将更加清晰地重现在我们面前。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941年中山大学农学院全体毕业生合影(第二排从右第五位为丁颖教授)

  几乎每位华农学子都知道华南农业大学第一教学楼前面,有一座丁颖教授的铜像,那是1988年11月18日为纪念丁颖教授诞辰100周年落成的,而塑像前面的大草坪则是用丁颖教授的字“竹铭”来命名的,叫“竹铭草海”。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竹铭草海(摄影:潘浩)

  丁颖教授是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也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首任院长,作为教育家,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农业人才;作为稻作学家,他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进行了长达五十载的水稻育种研究。2020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句朴实无华的口号,也是丁颖教授一生科学研究的写照。

一、立志学农,学成归国

  丁颖在家里排行第12,幼年家境贫寒,世代务农的丁颖父亲却非常重视教育,不惜借债也让丁颖读书。丁颖1910年考入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1921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是该校第一个攻读稻作的中国留学生,1924年获学士学位,归国后即在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执教。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二、寻得“犀牛尾”,探稻种起源

  丁颖教授十分重视水稻品种的改良,他认为:水稻增产归根结底是改良品种,欲求增产,对原有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农家良种的提纯复壮和利用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归国之后,他即开始在广东各地搜集优良水稻品种。1926年

,他在广州东郊犀牛路的尽头发现了一棵野生水稻,他把这棵野稻命名为“犀牛尾”,并将之与栽培稻杂交,经8年的反复筛选后育成以校名命名的“中山一号”,创下了世界上首例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试验。“犀牛尾”野稻的发现开启了丁颖研究水稻起源的兴趣。他在阅读大量古籍之后发现两千年前的汉代人就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分化——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收录了“秔”(“粳”字的前身)和“稴”(籼稻)。根据这些初步研究,丁颖在1927年和1928年分别发表了考证文章《中国作物原始》和《谷类名实考》,提出水稻起源于中国。然而同样也是在1928年,日本农学家加藤茂范也通过杂交等手段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1930年,他把在印度栽培较广的籼稻命名并发表为“印度型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把日本栽培较广的粳稻命名发表为“日本型稻”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按照加藤茂范的观点,中国不是水稻的起源地,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关于粳稻和籼稻的记录,直接被加藤茂范无视了。丁颖不满这种命名方法,1949年,丁颖在《中国古来粳籼稻种栽培及分布之探讨与栽培稻种分类法预报》一文中提出把籼稻定名为籼亚种(
Oryzasativa L. subsp. hsien Ting),粳稻定名为粳亚种(O. sativa L.subsp. keng Ting)。按照音译的原则,粳稻的拉丁后缀为keng Ting,即明确规定“粳”字发音是keng,通汉语音geng。但是,限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命名规则,已定的学名不能更改,因此丁颖的提议并未被接受。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中国作物原始》,1927年发表于《农声》第83-85期,21-33页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谷类名实考》,1928年-1930年发表在《农声》,一共连载发表了十期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949年3月的《中国古来粳籼稻种栽培及分布之探讨与栽培稻种分类法预报》

三、创稻作试验场,把文章写在大地上

  尽管学术主张暂时受挫,丁颖并没气馁,而是更加投入到水稻育种事业中去,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1927年,丁颖在老家附近的茂名县公馆圩租下60多亩稻田,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丁颖亲自带领雇佣的农民下田耕作,在茂名县推广水稻良种。此后,他又于1930年春创办了广州石牌稻作试验总场,1931年4月在东莞虎门创办沙田稻作试验场,1935年春在惠阳创办东江稻作试验场,1935年秋在梅县创办韩江稻作试验场,相继办起4个稻作试验场,使广东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水稻育种中心。

  在抗战时期的1939年底,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应广东省政府邀请,特派丁颖教授回粤商议,拟在曲江县龙归创设北江稻作试验分场。1940年农学院从澄江迁回粤北,北江稻作试验场发挥了很大作用,丁颖教授亲自任场主任;1941年春,受农林部委托,农学院在曲江县桂头创建了“农林部西南作物品种繁殖场”,时任农学院院长的

丁颖教授亲自任场主任,赵善欢、王仲彦、林亮东等教授兼任技正。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940年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教职员名册(文档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990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4枚邮票,其中一枚是丁颖教授

四、育成“千粒穗”的“谷种佬”

  1936年,丁颖教授思维开阔,创造性地使用印度野生稻与广东栽培稻“早银占”杂交,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千粒穗”水稻类型。随后,丁颖陆续培育出6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在两广地区推广种植。丁颖把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无私分享给当地农民,农民用普通稻谷来换优良品种,他每担稻谷只象征性地多收一斤谷子,因此农民感激地称他为“谷种佬”。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936年8月30《国立中山大学日报》报道

五、三十一年终成一文

  从1926年丁颖教授在广州东郊发现野生稻“犀牛尾”之日起,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个科学问题,这个科学问题就是:水稻的起源和演变。虽然在1930年受挫,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思索的脚步,反而激发他勇于探索。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求证的机会,在广泛征询历史学、文字学、人类学、分类学等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论文《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终于在1957年定稿,并正式发表在《农业学报》上,距离问题的提出到论文发表,经过了31年。该文论据充分地论证了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纠正了国外某些研究者对于“中国栽培稻来自印度”或者“中国栽培了几千年的粳稻为日本型”的错误论断和说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这是一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力作,在丁颖教授去世14年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9年日本渡部武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中,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农业学报》1957年第8卷第3期

六、现代科技技术为稻种起源地中国正名

  进入新世纪,基因测序技术以其科学准确而发展迅猛,2000年,中国科学家正式启动了水稻(籼稻)基因组计划,而日本科学家早在1991年就已经启动了水稻(粳稻)基因组项目。这又是一场学术之战。当时,在基因测序方面,日本无论从技术、资金等方面都有优势,而当时国内的基因测序技术刚起步不久。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科学家终于赶在日本之前完成了水稻(籼稻)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并免费公布数据库;2002年4月,Science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这项工作。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2002年4月Science杂志封面(来源:Nature官网)

  然而中国科学家们并没有止步于此。201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华大基因共同启动“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对3010种亚洲稻进行了重测序,并在2018年4月把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北京时间2018年4月26日凌晨一点钟,项目组的大部分成员都围在电脑旁等待文章的正式在线,终于那一刻到来了,“籼”“粳”两个汉字被印刷在了Nature文章里面,这距离文章第一次投稿的日期已经是整整两年,此时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忘记了这两年来的煎熬和艰辛,无比的自豪和激动,因为这不仅仅是在文章中简单地加入了两个汉字,而是Nature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学术期刊对中国稻作文化的认可,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和文化实力的强大。(引自太帅帅: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Nature杂志破天荒为论文以图片形式嵌入 “籼”“粳”二字(来源:Nature官网)

  从1949年丁颖教授提出把籼稻定名为籼亚种(Oryzasativa L. subsp. hsien Ting),粳稻定名为粳亚种(O. sativa L.subsp. keng Ting),被拒;到1957年发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被国际水稻研究学者接受;再到2018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为中国栽培稻起源地正名,经历了59年。这期间离不开无数中国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但更离不开丁颖教授在1926年提出的科学问题,以及为此付出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值此清明缅怀感恩之际,学习丁颖先师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精神,激励我等后辈学子,踏实做好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篇写了31年的论文:记丁颖教授治学点滴

  [1]http://www.nanyueguyidao.cn/viewmessage.aspx?columnid=18&messageid=9231. 阿瑞:缅怀的方式.

  [2]《华南农业大学校史》编委会.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M].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9.

  [3]《华南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丛书编委会》.璀璨华农·人物传[M]. 科学出版社. 2019.

  [4] Yu J, Hu S, Wang J, et al.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 (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Science. 2002 Apr 5;296(5565):79-92.

  [5] Wang W, Mauleon R, Hu Z1, et al. Genomic variation in 3,010 diverse access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Nature. 2018 May;557(7703):43-49.

  [6]https://mp.weixin.qq.com/s?class="lazy" data-original=11×tamp=1586058645&ver=2259&signature=85cEuEyuJiJOfHS5FvZ7MqnA4BpLtLwUfuRx-aGoVZqNRrMuiWKhqn76YJO-bmb2OwZdyiLSe20pC6GjY3EJHOGgvCyGDNVduh5WhmBbRaq5KHQlpwTQQssEz9eBbT8M&new=1

  吴永彬,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