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蚕桑“破茧成蝶”走出“突围之路”

翻开镇安县千年历史,蚕桑产业必定是其中绚丽的篇章。该县栽桑养蚕历史源远流长,蚕桑作为周期短、见效快的“小众产业”,深受群众青睐。到2005年底全县蚕桑产业发展达到高峰期,桑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 ,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当年养蚕2.78万张,产鲜茧750吨,干茧300吨,茧丝绸总产值达到5600多万元。后因茧丝价格起伏不定,新兴产业短期交替崛起,冲击了蚕桑主导产业的主导地位,加之县内外大环境和体制机制等一些深层次原因的综合影响,蚕桑产业呈现出滑坡态势。到2010年底,全县桑园投产面积不足1.5万亩,养蚕户减少至0.8万户,发种量下降到0.5万张,蚕茧产量锐减到不足150吨,缫丝厂倒闭破产,产业链断节。鉴此,镇安县按照政策围绕企业定、桑园围绕大户建、科技围绕合作社推、部门围绕贫困户帮的办法,在做强蚕桑产业链前端的同时,深耕高附加值的蚕桑产业链末端,蚕桑产业再振雄风。目前,全县有桑园6.5万亩,其中密植桑园5万亩,建立55个蚕桑专业合作社、36个小蚕共育室、170个标准化养蚕工厂,蚕桑产业直接带动全县12个镇办64个村6200户群众受益。

从甩掉包袱到机制创新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安县从培育强村大户、开发系列产品、推进产业化经营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出台了《关于深化蚕桑体制改革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镇安县蚕桑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办法》《镇安县蚕桑产业发展风险资金管理办法》《镇安县农业生产综合保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确立了“三个三”的发展思路,即实施由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强村大户工厂化养殖转变、由规模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三个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质率的“三率”指标;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市场体系产业化的“三化”目标。县上建立了领导包抓,部门帮带、党员帮扶的工作机制,10名县级领导、30名镇办领导、15个部门、1000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蚕桑产业之中。每年整合涉农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2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风险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及蚕桑专业合作社,600万元对基地建设、蚕种蚕药、配套设施、技术推广等进行奖补。2019年全县新建桑园20000亩,养蚕70000张,产茧280吨,蚕茧产值达1000万元,蚕桑产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成为全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从传统栽桑到管理增效

镇安县在桑园管理、养蚕技术、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省力节本“345”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即:高效桑园建设三要素(品种、密度、树形)、管理四要点(机械作业、配方施肥、生物除草、田坎栽桑)和简易养蚕五项技术(蚕前环境消毒,蚕种补催青、小蚕集中共育、大蚕省力蚕台、熟蚕方格自动上蔟),全面推广“统防统销、小蚕共育、自动上簇”技术,推广自动切桑机100台、自动补湿器50台、喷粉机50台、小蚕饲育盒1.5万个、小蚕共育网3.2万张,方格簇40万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8期1.2万人次,降低了产业发展成本,提高蚕桑产业技术含量。同时,镇安还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蚕农与缫丝企业“面对面”,让收购单位与蚕农走到一起,连心联利。在政策扶持导向上,由扶农户变为扶龙头,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展技术攻关、开发下游产品,逐步形成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生产一条线的完整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了蚕桑产业化经营层次和综合效益。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光

镇安县建立了领导抓点示范包抓制度,每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抓1个千亩标准化桑园示范点和10户示范户,包扶部门每年在包扶村上包抓1个200亩以上的标准化桑园示范点,支持蚕桑产业大镇、大村、大户建设。县上还采取园区引领、工场带动的办法,改变过去遍地开花、田坎零星发展的传统做法,整流域、整沟道连片发展,促进全县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以陕西镇安百盛茧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做亮5A级白厂丝、“唐丝路”等驰名商标,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依靠品牌影响提高镇安蚕桑知名度,实现产品溢价效应。据该公司负责人赵郡明介绍,他们依托“百企帮百村”和“三带四联”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农户+托管”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订单养殖,农企见面,减少中间环节。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资金,企业从利润中拿出2%作为风险基金,当蚕茧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将启动风险基金对蚕茧收购给予补贴,保证了合同价格的兑现,稳定了市场收购秩序,保证了蚕农的经济利益,使蚕农能够丰产丰收。(陈维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