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淄博雕刻家房平寬成名不忘師恩,點贊!

房平寬: 雕刻人生 難忘師恩

□劉小龍

在沒有認識房平寬老師之前,其實多年前我就見過他的石雕人物作品,依稀記得那斑駁的石塊上鐫刻出的古代老者形象,有一種古拙滄桑之美,雖然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皺紋,但目光如炬,鬍鬚飄飄,栩栩如生,衣袂被簡潔的線條一帶而過,給人一種仙風道骨之感。其嫻熟而又蒼勁有力的刀法令人驚歎!那時候我就在猜想,刻出如此滄桑之美的藝術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沒想到2016年在給譚玉偉家兒子結婚幫忙的現場,認識了房老師,捲曲的灰白頭髮,黝黑的面龐,深邃的眼睛,那種藝術家獨特的氣質突然之間就與他作品的氣韻吻合了!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淄博雕刻家房平寬成名不忘師恩,點贊!

工作中的雕刻藝術家房平寬

1963年,房平寬生於博山。1981年,他被招工進了淄博湖田石礦,在工會里寫寫畫畫。工作之餘, 或許是他身上帶著與生俱來的 “特質”,領導給他特批了一間工作室,任由他在裡面搞“創作”。在廠裡那幾年,他搞過刻瓷,最後搗鼓起了根藝盆景。1996年,房平寬的盆景積累的實在連工作室和家裡都插不下腳了,妻子多有怨言。無奈他利用週末時間,只得用三輪車拉著去張店開元文化市場上擺攤售賣。有一次,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年人來到他盆景攤前看得非常仔細,末了相中一盆桃樹盆景,和他砍價。房平寬豪爽地說:“既然喜歡,送您算了!”但人家執意不肯,非留下現金不可。後來這位中年人只要看見他出攤有相中的就買,一來二去熟悉了,房平寬才知道這位“顧客”是淄博頗有名氣的藝術家張廣昌老師。那時候張店的街頭許多店鋪牌匾都是張老師題寫鐫刻的,知名度很高。而且他還得知張老師在開元文化市場裡也有一間工作室。一天中午,收拾完盆景攤,房平寬好奇地來到了張廣昌老師的藝術工作室,一走進去,就被滿屋的石雕、根雕、字畫等作品那強烈的藝術感吸引住了!與其相比,才感覺自己搗鼓的那些根藝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張廣昌老師一邊雕刻著手裡的一件石雕作品,一邊讓他自己隨便看。房平寬就在身後看張老師雕刻,只見張老師一手拿錘子,一手拿鋼釺,在石頭上嫻熟地敲、鑿、打、磨,漸漸地,一位老者立體的五官顯現了出來,一會兒,老者的鬍鬚在張老師的雕刀下也浮現出來,竟然非常的靈動。房平寬看得越發著迷,心裡也對張老師的藝術造詣暗暗佩服。那天房平寬整整在張老師的工作室看了一下午。他的內心再也無法平靜,張老師神奇高超的雕刻藝術激起了他對藝術久違的熱情,臨走的時候,他鼓起勇氣,向張老師開口,決定拜師學藝。張老師說“拜師就不用了,你要是有空,以後就來我這多看看吧。”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淄博雕刻家房平寬成名不忘師恩,點贊!

房平寬石雕作品

從那以後,利用工作之餘,房平寬經常去張老師工作室,張老師幹活的時候,他就認真地在一旁觀看揣摩,張老師也經常給他講解示範雕刻方面的技法和藝術方面的知識,如衝刀法、切刀法,透雕、圓雕、高浮雕技法,以及雕刻人物如何開臉,如何掌握“三庭五眼”的比例等等。令房平寬茅塞頓開,受益匪淺。那段時間他在張老師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天,像一個如飢似渴的小學生一樣扎進知識的海洋,吸取著無窮無盡的藝術營養。學得多了,房平寬回到自己家裡,也琢磨著雕刻,有一段時間,張廣昌老師見他無故不來“上課”,不知發生什麼事,就騎著自行車到他家裡一探究竟,沒想到房平寬正在自家院子裡叮叮噹噹地搞“創作”呢。張老師看了他的作品非常認真地指出了不足之處,以及如何改進和表現的方法。房平寬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只要有空,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往張老師的工作室跑,只要有一段時間不來,張老師就猜到他肯定手癢癢在家自己動手呢,於是張老師就主動上門“輔導”。寒暑往來,房平寬在學習雕刻中不知道多少次被雕刀和錘子弄得傷痕累累,但他無怨無悔,就是在這種鍥而不捨、磕磕碰碰的磨難中,在張廣昌老師的悉心指點下,他技藝大進,漸漸地能獨立創作人物、花鳥飛禽走獸作品了,並受到了市場青睞。雖然能“單飛”了,但多少年來,他始終和恩師保持著密切的往來,兩人亦師亦友,關係融洽,互相砥礪,共同進步。而張老師至誠至善的為人,平易近人、寬厚待人的性格,嚴謹執著的從藝態度和多才多藝的非凡魅力,都深深影響著房平寬的藝術道路。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淄博雕刻家房平寬成名不忘師恩,點贊!

石雕作品《蒲松齡》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20多年來,房平寬每天從早到晚沉浸在對石頭的思考琢磨和反覆雕刻上,在不同質地、材質的石頭、樹根上雕刻創作了難以計數的作品,有關公像、羅漢、觀音、鍾馗、蒲松齡、李白像,以及各類女神雕像;還有龍、馬、虎、象、鷹等飛禽走獸。構思、雕刻、細修、磨光、上蠟、配座……要完成一件作品,需經過十數道工序,根據題材的大小,創作時間短者一天,少者一週,長者月餘,久者以年計。他的石雕、根雕作品匠心獨運,構思巧妙,寄情自然,大氣磅礴。抽象與具象兼和,寫意與工筆交融。不落窠臼,雅俗共賞。作品從選形、立意到製作,均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境界,集天趣、野趣、石趣、根趣、藝趣於一體,既有陳設實用價值,也具有收藏價值。談起創作的體會,房平寬說,無論是石雕還是根雕,動刀之前,關鍵是構思最重要,也就是俗稱的“相石”“相面”,根據石頭和樹根的自然形態,隨類賦形,因地制宜,看明白了適合什麼題材再刻,心中有數,下刀才能準確。確定刻什麼題材後,還要廣泛蒐集資料,比如要刻一個歷史名人,就要提煉人物的性格、氣質,雖然有時也運用誇張變形等表現手法,但力爭人物形象與大眾審美習慣相符。而要做到形神兼備,這就需要藝術家不斷學習,向各類文學、哲學作品以及美術作品學習,還要向生活學習。近些年來,房平寬除了創作石雕、根雕作品外,還涉獵陶藝、篆刻、書法領域。於是融會貫通,在雕刻上,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表現意境,形成了自己蒼勁渾厚、質樸古拙的藝術面貌。雕如其人,其作品是房平寬心血、智慧、才情的凝聚,也是其耿直、樸實性格的體現和執著堅守、淡泊無爭之人生境界的寫照。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淄博雕刻家房平寬成名不忘師恩,點贊!

石雕作品

房平寬簡歷;

房平寬,號慧寧齋主,山東淄博人,系山東省花卉盆景藝術家協會會員、博山區盆景根雕藝術家協會會員、淄博陶瓷印研究會理事、山東省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

二十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奇石根藝,90年代師從於民間藝術家張廣昌先生學習雕刻技藝。1999年,撰寫的《根藝創作經驗談》一文入選《中國奇石盆景根藝花卉大觀》(新華出版社)。

2011年,作品“兔鈕”(造型設計)參加第十四屆杭州藝術博覽會,並被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展組委會永久收藏。

2015年,刻字作品《尚賢》巨型泰山石被天津大學作為景觀矗立校園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