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武林往事系列 |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京武功夫如是說: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有一政要,從學於吳鑑泉門下。

據說政要起初師從楊澄甫學藝,這位“三先生”並未顧及對方的“官面”,照樣接手即發,使其在楊澄甫眾弟子面前很難下臺。

隨後政要便拜在吳鑑泉門下,因吳氏為人隨和,推手以柔化為主,很少發人,手上總給人留著面子。

政要回廣東後,與同門師兄弟王志群(潤生)、吳子鎮朝夕演習,揣摩太極真意,嗜練成癮,拳藝長進很快。(武術到了一個階段是需要兩個人共修的)

後來其在上海任職時,又認識同門徐致一、吳圖南等人。

在與徐致一的交往中受益匪淺,此後以較大的精力投人太極拳的研究之中,曾

利用職務之便改組過中華國術協會,創辦了《大眾健康》雜誌,極力主張國術大眾化、科學化,認為只有太極拳“能身心兼修,學養並顧,而使老弱鹹能練習,絕無流弊”,提出“提倡國術應自提倡太極拳始”。

提出“提倡國術之方針,在使國術科學化”、“科學化之國術在於合於力學與心理學,講究生理與衛生”。他的見解在當時無疑是先進、積極的,即使在今天也未顯落後。在提倡國術科學化的同時,政要還大力提倡發揚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中的踢毽子和放風箏。


武林往事系列 |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褚民誼發明的單人太極修煉器械

他針對太極推手非兩人不能練的問題,發明創造了太極推手器械——太極棍和太極球,在這兩種器械上,可以自如練習太極拳掤、擠、按、採、捌、肘、靠八法。儘管這兩種器械並未推廣開來,但對於太極拳運動仍不失為一種創新。

(京武功夫如是說,作為武人不必感慨國術、武術為何國家不重視,從這個事情,思路已經清晰,歷代政要都要政績,要麼對自己身心有益,要麼順應潮流。當今太極被鄰國棒子申請非遺,國人豈不動容)

他是京劇票友,曾和偽滿親貴同臺唱戲娛樂日人(因此也有逼迫梅蘭芳剃鬚出山的事情,梅冒死以拒),他也是洋醫學博士,力主禁絕中醫(其博士論文是關於兔子的XY問題,空前絕後),他還練了二十多年吳式太極拳,與青島的維持會長,提倡“新武術”的馬良並稱漢奸陣營“南誼北馬”兩大武林高手。

武林往事系列 |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他是誰?

他就是汪偽“外交部長”褚民誼。

此人和汪精衛陳璧君是親戚,因此貪圖榮華落水當了漢奸,也因為這份親戚關係被重用,貪而且濫,是汪偽政權中為日本方面效力最積極的文官之一,被作漢奸審判罪有應得。褚昏聵糊塗,政治上做事不行,是汪偽政權中的小丑,但社會活動十分活躍。

武林往事系列 |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這才是練太極的身板

槍斃褚民誼的過程之所以不可思議:

第一是他本來僅僅判處20年徒刑,褚不幹要上訴,說是自己本來已經老了,這20年徒刑等於判無期,要求減刑。

不幸當時大多數比他更大的漢奸都判了死刑,原來對他不注意的社會輿論因為這個上訴一下子集中到了褚的身上,其種種盤剝巧取,助紂為虐的惡行都被揭發出來,結果,二十年徒刑就變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了;

第二是槍斃當天褚還在練太極拳,到刑場,按照不使犯人過分緊張的慣例,行刑警在其向前行走途中突然從後開槍擊中其後腦。

武林往事系列 | 民國時期,太極拳盛行,各政要、軍界習武者眾多

當時槍決多用“炸子”,衝擊力很大,正常情況下被擊中的漢奸都是腦袋開花,一頭栽倒,唯獨褚民誼古怪,一槍擊中居然一個白鶴亮翅(一說鷂子翻身)就地旋轉了一百八十度面對開槍的警察!

這個不符合物理學的動作把警察嚇得大叫後退。

好在褚民誼的古怪就到此為止,轉了兩圈終於踉蹌倒下,死了。

事後人說褚民誼的太極真是練到家了,這叫內功。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