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支氣管鏡取異物

經支氣管鏡取異物

患者王阿姨近一年半來,反覆不明原因咳嗽、咳痰、氣短,曾在秦皇島市多家醫院就診,肺CT、喉鏡、肺功能等檢查做了厚厚一沓,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多次住院、反覆應用抗生素及吸入激素等藥物治療,症狀時輕時重,病情未見好轉。2019年9月聽說軍工醫院開展了支氣管鏡診療項目,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院就診。

呼吸科副主任張麗娜通過詳細詢問病史瞭解,患者一年前吃魚皮時曾有嗆咳,伴氣短、呼吸困難症狀,未經治療症狀自行緩解。張主任為王阿姨進行胸部CT檢查,結果顯示左肺下葉阻塞性肺炎。為什麼在其他醫院反覆就診治療效果不好呢?為了進一步明確氣道內的情況,張主任立即為王阿姨預約了支氣管鏡檢查。

經支氣管鏡取異物

首次支氣管鏡檢查發現左肺下葉基底段開口處有一白色物阻塞氣道,已將氣道阻塞90%以上,並向遠端支氣管延伸,碰觸易碎,基底部還有粉紅色新生組織與周圍支氣管粘膜相連。氣管鏡下有類似表現的情況很多,比如嗆入氣道的異物、腫瘤合併壞死、放線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其中最為兇險的是根毛黴菌感染,該菌屬於真菌的一種,具有親血管性,如果貿然取出病變組織,極易引起氣管內大出血,造成窒息,後果不堪設想。為了保證病人的安全,張主任決定暫不取出異常組織,先做經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及局部組織活檢,待明確病變性質再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

經支氣管鏡取異物

經支氣管鏡取異物

張主任還為王阿姨進行肺部增強CT檢查,詳細瞭解病變血運情況、肺泡灌洗液細菌培養、活檢組織病理檢查。經反覆與CT室、檢驗科、病理科醫生溝通探討,最終明確病變組織為退行性病變的脂肪表面被覆大量放線菌菌團,局部無豐富血運。原來氣管內的異常組織真的是“魚皮”,經放線菌的長期感染及自身退變,刺激支氣管局部粘膜出現肉芽組織增生,魚皮已面目全非。病變性質明確了,張主任為王阿姨再次行支氣管鏡檢查取出異物。呼吸科呼吸內鏡團隊詳細研究手術方案,決定以“蠶食”的方式取出異物。即:用活檢鉗夾碎部分異物後經氣管鏡吸出,如此反覆直到取出全部異物組織,這樣既能保證不會將異物推向遠端支氣管造成阻塞,又保證異物完全暴露在支氣管鏡視野範圍內,避免異物與氣管粘膜黏連部分被鉗夾出血,最大程度減少損傷。經過約半小時的手術治療,氣道內異物完全取出,氣管無任何損傷,氣道徹底通暢,積聚在遠端氣道內的分泌物輕鬆被吸出。

支氣管鏡檢查結束後,王阿姨立刻感覺呼吸困難改善了,高興的說:“謝謝啦!總算把我這個病治好了,現在咳嗽、氣短都好了,呼吸順暢了。衷心感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