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醫講 安有話說②丨核酸抗體檢測邁入“全民時代”?樑宗安:大可不必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熊浩然 攝像 劉開怡 鄧景軒

封面新聞聯合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推出“一週醫講 安有話說”欄目,通過年輕態、個性化的方式,為公眾進行醫療科普、闢謠服務。在今天推出的第二期欄目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將談談大家關注的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講講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一周医讲 安有话说②丨核酸抗体检测迈入“全民时代”?梁宗安:大可不必

1

為什麼要進行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

梁宗安:常態化防控的一部分

4月24日起,成都市針對發熱門診就診患者、門(急)診高度疑似患者、新入(出)院患者和正在住院患者四類重點人群,廣泛開展核酸檢測,逐步做到“應檢盡檢”。此外,成都市的學校以及其他封閉式管理機構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的原則,廣泛開展核酸檢測。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成都等地都已發佈核酸檢測機構名單,鼓勵個人和組織機構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核酸抗體檢測,以此加強疫情防控。

“針對重點人群的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是有必要的。因為核酸檢測在某種程度上是病毒存在的代名詞,可以作為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梁宗安說,大規模開展核酸抗體檢測,將加快防控水平,有助於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有利於精準防控、維護群眾健康,有助於人員合理流動、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達產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也是今後常態化防控工作的組成部分。

2

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重點是什麼?

梁宗安:提高檢測能力

梁宗安說,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各有優勢,區別是針對的人群和達到的目的不同,或者說兩種方法的作用和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核酸檢測側重於針對有症狀的、高危的人群,主要目的是找出人群中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而抗體檢測操作便捷、檢測迅速,能夠加快對疑似案例的篩查速度,這種方法更適用於進行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快速發現人群中有多少感染者,但它的特異性和敏感性有待提高,“所以我建議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可能會比較準確一些,通過核酸檢測有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通過抗體檢測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

目前,順利進行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提高各級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檢測能力,“比如華西醫院,每天能承擔的核酸檢測量大約是400-500例,抗體檢測約2000例。如果全民檢測,那是不現實的。”

3

是否需要全民檢測,

“我”會不會是無症狀感染者?

梁宗安:大可不必 別想太多

不少網友提出疑問,有沒有必要實行“全民檢測”?也有人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無症狀感染者?

對此,梁宗安表示,大部分普通人有些焦慮其實“大可不必”。

“對於普通人來說,接觸病毒才有機會感染,如果生活、工作、旅行中沒有接觸傳染源,沒有接觸高危人群,自己也沒有出現相關症狀,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為這個擔心和焦慮,大家不要想太多。”梁宗安說,當然,如果大家還是不放心,可以做一個抗體檢測。尤其是近14天內有重點地區旅居史,有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可以就近去本地區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由醫療機構評估是否需要開展新冠肺炎檢測。

4

核酸抗體檢測有無必要成常規體檢檢測項目?

梁宗安:認識有限 還需研究

梁宗安認為,首先要明確目前核酸抗體檢測的目的,是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和評估人群的免疫水平,多數面向的是重點人群,或者是一部分參與流行病學調查的人群,如果是抽樣區域的人群,建議配合參與核酸抗體檢測。但是,新冠病毒肺炎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目前我們對其認識還是比較有限的,是否納入常規體檢項目,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

5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梁宗安:提高對新病毒的認識

梁宗安認為,在疫情應對方面,主要有三個啟示。首先,在認識新病毒的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很多關於病毒的未知數,還需要去探索;其次,在疫情應對的管理方面,我們積累了經驗,為未來應對疫情方面有幫助;第三,在加強疫情之下的國際交流方面,也有了一定經驗和具體做法。

新冠病毒肺炎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此次疫情,人們認識到了關於新冠肺炎的有效預防、控制機制,並且對新病毒的認識在不斷更新。“在人類歷史上,我們也是在與病毒鬥爭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梁宗安說。目前,已明確新冠肺炎病毒是動物源性病毒,因此,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人人有責。

此外,梁宗安還發現,經歷了疫情之後,不管是醫務工作者還是普通人,對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視程度提高了,這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將呼吸道傳染病的干預時間前移,有助於實現在疾病前期形成早重視、早預防的目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