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聖人孔子是中國歷史文化中殿堂級別的人物,他開創的儒家文化,成為了中國封建王朝尊崇的主要指導思想。直到今天,儒學依然影響著人類文化的進步。正因為如此,孔聖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關於孔子周遊列國這段歷史佳話,更是被人廣為傳頌。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孔子周遊春秋列國,宣揚儒學的政治主張,渴望得到君王重用。魯哀公二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從魯國出發,十三年時間內,孔子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九個國家,這九個國家內,大部分都是當時最強的的國家。但令人可惜的是,秦國也同樣處在強國之列,卻沒有等到孔子的人影,原因便在於秦國一座大墓。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他的兒子秦哀公繼位。秦景公的墓發現之後,被命名為秦公一號大墓,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掘的最大古墓,比湖南長沙西漢馬王堆一號大墓大將近20倍。最重要的是,這座墓中最大的棺槨採用了周朝天子的喪葬制度——黃腸題湊。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這就暴露出當時秦國的野心,要知道當時雖然周王室衰敗,各諸侯國紛紛崛起,但對周王朝還是比較尊重的,依然選擇每年上貢。就是強如秦穆公(春秋霸主,秦景公爺爺的爺爺)都沒有想要過直接採用周朝喪葬制度,同時期的諸侯國沒這樣做的,只有秦景公膽大包天。可見秦朝不服從周禮,稱霸的雄心早已顯露出來了。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孔子政治學說思想主張是“為政以德”,也就是“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禮治”,即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這裡的“禮”便是“周禮”,秦景公墓葬僭越之心嚴重,完全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失去了“禮”,一個不把周天子看在眼裡的人,難道會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宣講“禮”,那就等於在教野獸不要吃肉。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在秦公一號大幕內,發現殉人186具,殉人便是活人殉葬。這是我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可見秦景公人性早已泯滅,更進一步講,秦國國君殘暴的做法體現出了秦人對道德的嚴重踐踏與毀壞。

孔子周遊列國,卻唯獨沒有去秦國,與一座秦國大墓有關

秦國國君種種做法,直接扼殺了孔子前往秦國宣揚儒學的想法。換句話說,孔子認為秦人不可教化。故而在訪問完楚國後原路返回。但孔子永遠也不會知道,就是這個曾經被自己拋棄的國家統一了全國,但也因為缺乏了儒學的傳播力度,法家趁虛而入,加深了秦國的殘暴。

缺乏了道德與禮制,秦國也失去了民心。因果輪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不久後便因殘暴不仁而覆滅,也許就是因為幾百年前,孔子的一次艱難選擇決定了秦國的結局。

各位認為孔子該不該去秦國,請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