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马拉松

凌晨三点半起床,厚实地裹了一层衣服,套上志愿者服装,匆匆洗了把脸,赶去第一班马拉松志愿者运送车。

14.2Km,一段可长可短的距离。背着志愿者服务包,腰上系着急救包,我在凌晨五点的麦钟桥站牌处瑟瑟发抖,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打湿了我的发丝,秋日清晨的北京总是泛着寒彻骨的凉意,我知道,距离第一波跑团出发还有两个半小时,距离第一波跑团到我所在站点还有三个半小时,距离大部队到来还有近四个小时,我能坐下来休息吧?坐着等他们来就好?无数次想到这个问题,但我知道,我不能。作为一个北体人,我不能;作为一个志愿者,我不能。我不能在来往的车辆中给他们留下怕苦怕累的印象,我不能让任何一位参赛选手因为我自己的失误与准备不足负伤甚至面临生命危险,我甚至不能让这场国际瞩目,世界直播的大型赛事因为一环失误而满盘皆输,所以,我选择笔直地站立着,等待远在天安门城楼下的第一声枪响。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当看到开道的车辆,直升机和救护车从我面前整齐划一的驶过,我意识到,第一波马拉松奔跑者在距离我们这一站点的不远处奔跑着,并将很快到达我们面前。果不其然,5分钟左右,影影约约看到了清一色黑皮肤的运动健儿迈着矫健的步伐跑来,其实对第一波奔跑者的速度,大概仅仅四十几分钟的时间,是出乎我的预料的,更令我吃惊的是,在这清一色黑皮肤的奔跑者中,我竟然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位黄皮肤的马拉松健将,内心的倾佩和尊敬油然而生,我可以清晰看到,在黑皮肤运动健将中,唯一黄皮肤的他没有细长且抓地力超强的双腿,没有超大的跨距和偏快的步频,他甚至跟的有些吃力与困难,但是,他却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坚毅的眼神和紧握的双拳。我明白,从这一点上,他没有输给任何人,他是真正的胜利者。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雨越下越大,奔跑者也渐渐大量涌来,对很多半马的奔跑者来说,他们即将到达终点,对很多全程的人来说,他们还需要坚持下去。但是,他们都在路上,都在追梦的路上。其间不乏赤脚奔跑的勇士,他们脚踝上的铃铛铃铃作响,清脆且悦耳;还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奔跑者。

“今天中午吃什么?”

“红烧猪蹄”

这滑稽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回头看过去,发现一个一手持锅,一手拿铲子身穿大厨服饰的参赛选手正从远处跑来。原来,仔细看他身上的衣服才知道:呦,原来是为自己的餐馆代言呢!

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一身黄袍马褂的“陛下”从我面前跑过,笑眯眯地向我们挥手,身旁的保安大爷应景地吆喝着“皇上呦,您也来啦!”引得从众的围观者哈哈大笑。紧随皇上其后的便是文臣武将装束的奔跑者和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参赛选手。还有美美的穿着婚纱的姑娘也想在大赛中一展身手。这其中最多的,也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千千万万身穿印有“我爱你中国”“中国♥”服饰的无数参赛选手,他们在脸上贴着国旗,腰间的音响放着“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情到深处自然直,这种简单而朴素的表现形式,不正是我们举手之劳吗?热爱祖国不再是一句口号,他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坚持,而这种坚持,正在体育事业和体育精神中得到融汇与践行。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大半的参赛选手已经跑过,猛然抬头,远处一位身处轮椅之上,身前挂着号码牌的参赛选手正奋力用双手推动轮椅前行,满脸通红,衣襟湿透,刹那间,泪水夺眶而出,甚至分不清是迎面的雨又大了些还是自己的情绪真的无法控制。你是否仰慕过一个人,那是你只曾听闻他的姓名与故事,他的忠骨与冰魂?也许,所谓体育精神,的确是你愿意为了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付出努力和汗水,他甚至可以是你对生命的坚持与渴望,可以是你即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唯有如此,也许你才真的能够突破自己的三亩方圆寸土,真正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2019北京马拉松| 志愿者 |体育精神

此情,此景,此地,此人。我想我不再狭隘地只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份子了,我可以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去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贡献。体育精神,是热爱生命,是贵在坚持,是顽强不息,是砥砺奋进;体育精神,是热爱祖国,是体育我敢,是风雨无阻,是挑战不可能。而我,在经历过北京2019马拉松后,更坚定了我为体育奋斗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