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本文共3512字。讀完大概需要13分鐘。

上篇回顧:

【壞孩子軍團】系列會有10篇文章。

在這個系列文章裡,我將寫寫那支在20世紀80年代被稱為“壞孩子軍團”的底特律活塞隊。

圍繞他們的十個主要球員,以及主教練查克·戴利,去描述從1981年夏天,活塞隊用2號籤選中伊賽亞·托馬斯開始,到1991年夏天,活塞在東部決賽被邁克爾·喬丹的公牛4比0橫掃為止。為大家揭開“壞小子軍團”的真實面貌。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BAD BOYS”——壞孩子軍團

寫在前面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支底特律活塞隊,被大家稱為“壞孩子軍團”。他們處在魔術師和伯德時代以及喬丹時代之間,他們建立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籃球文化。

他們憤怒的從斜刺裡殺出,橫亙在NBA迄今為止,兩個偉大的王朝之間,驚的世人啞口無言。

他們被稱為惡棍和流氓,有人說他們的出現是對籃球發展的阻礙。以至於後來的人們再提到他們的時候,這就是他們所有的標籤了——他們用骯髒卑鄙的手段去贏下比賽,他們是大反派,是街頭惡霸。

那麼歷史的真相是到底是怎樣的?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又是怎麼湊到一起的?他們的出現又對NBA,乃至籃球運動的發展,產生了何種影響?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微笑刺客”以賽亞·托馬斯慶祝奪冠

選中喬·杜馬斯,交易來裡克·馬洪

1985年夏天,一個來自於馬克尼斯州立大學的後衛,被活塞在首輪第18順位選中,來到了底特律。

那時,人們也許不會知道,這個看起來有些憨厚的矮個後衛,將成為歷史上眾多所謂的“喬丹終結者”裡,最成功的一個,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他就是喬·杜馬斯。

杜馬斯的父親是一名二戰老兵,而杜馬斯低調、內斂而富有韌性的性格,正是源於他父親的言傳身教。

邁克爾·喬丹後來曾這樣評價過杜馬斯:“杜馬斯是最難對付的,也是最令人尊敬的。”

儘管後來喬丹對活塞隊的所有人都恨之入骨,但是他和杜馬斯在私底下,還是建立了很好的友誼關係。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喬·杜馬斯和以賽亞·托馬斯

與此同時,活塞隊的總經理麥克洛斯基在選中杜馬斯的前一天,從華盛頓子彈隊交易來了一位“重量級選手”--裡克·馬洪。希望他可以成為蘭比爾的內線搭檔。

2.08m,109kg的馬洪,看起來簡直就是杜馬斯的對立面:碩大的身材,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兇惡的眼神,看誰都不順眼。

他對籃球比賽的理解是這樣的:“這就跟超速一樣,只要不被警察逮住,沒事超速個5英里什麼的也沒多大問題。雖然有時候會被逮住,但是大部分時間超速還是挺划算的。所以我用了點小伎倆,就把他們弄出球場了,這是對球隊有好處的。”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馬洪是NBA歷史上,球風最兇狠的內線之一

當馬洪聽到他被交易到活塞隊時,他很不開心。因為他非常不喜歡蘭比爾的那副,高高在上桀驁不馴的臉色,老憋著要找他打一架,教訓教訓這個傢伙。而且,他老想著要給以賽亞·托馬斯的那張,微笑起來沒完沒了的臉上來一拳。在他剛被交易來底特律的時候,他看起來並不喜歡這個城市。

於是馬洪在1985年的一個夏天都沒有訓練。

當他拖著大腹便便的身軀回到活塞隊訓練館的時候,蘭比爾走了過來,直截了當地對他說:“來我們這的人都得按規矩辦事,你的工作是籃板和防守,而你這個樣在我們這是行不通的。” 馬洪則坐在椅子上歪著頭瞥了一眼蘭比爾說:“你他媽的算老幾啊你?”

於是,“壞孩子軍團”的兩位最兇狠的球員,就是在類似這樣的鬥嘴中,開始了1985年的新賽季。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馬洪後來成為了Big3聯賽中,Trilogy隊的主帥

交易得到阿德里安·丹特利,板凳席上的文尼·約翰遜依舊穩定

然而,活塞隊還是在1985年的季後賽中首輪出局。他們意識到他們的鋒線得分能力太差了,他們急需補強一位有出色得分能力的鋒線球員。

於是1986年的夏天,傑克·麥克洛斯基,又從爵士隊交易來了身高6英尺5英寸,體重210磅的阿德里安·丹特利。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丹特利在來到活塞之前的場均數據單

在來到活塞之前,丹特利在爵士隊已經打了7個賽季。

在1980年-1984年的4個NBA賽季裡,丹特利的場均得分都在30分以上。他在爵士隊留下的6次入選全明星,5次全明星首發和兩個得分王的成績單,讓這個鋒線得分手早已經在聯盟中聲名鵲起。事實證明,低調、安靜的丹特利,確實是進攻能力貧弱的活塞隊,最需要的那個人。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在爵士隊時期的阿德里安·丹特利

綽號 “微波爐”的文尼·約翰遜,也正在打出其職業生涯的最佳表現。

在1983年-1986年的3個NBA賽季裡,他一共只首發了28場比賽,但是場均得分卻分別是13分、12.8分和13.9分。他是活塞板凳席上的第一殺手,效率奇高,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文尼·約翰遜在1983年-1986年的3個NBA賽季裡的場均數據單

活力滿滿的羅德曼

然而除了這些因素以外,最讓底特律驚喜的,還是他們的兩個內線新秀——丹尼斯·羅德曼和約翰·薩利。他們的速度和熱情,為活塞隊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羅德曼,他似乎從來都不知道累是什麼感覺。

羅德曼身高2.03m,體重95kg,1986年第2輪第3順位,25歲的他才被活塞選中。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羅德曼視籃板球為自己的生命

只要被教練派上場,丹尼斯·羅德曼就會不停的奔跑,不停地卡位,不停地騷擾對手,不停地爭搶籃板。

“作為球隊的一員,我只想讓他們高興,讓他們開心。除了籃球,我什麼都不懂,關於生活的事我一竅不通。”羅德曼會為了救一個地板球,什麼都不顧就一頭扎進人群。而每一次他得分了,或者蓋帽了,或者防守成功了,他就會高高舉起自己的拳頭,一路狂奔一路揮舞,就像剛剛打了一場勝仗一樣。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每一次羅德曼得分了,或者蓋帽了,或者防守成功了,他就會高高舉起自己的拳頭

掌舵者和領袖——查克·戴利

1986-1987賽季的活塞隊,看起來兵強馬壯。

他們有了非常棒的一對後場組合——杜馬斯和托馬斯。有了得分能力很強的鋒線——阿德里安·丹特利,有強悍、兇惡的內線組合以及高效、年輕的替補。

但是,這是一群性格各異的球員。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經歷。所以,他們對周圍的隊友和環境,也會有所忌憚和懷疑。

而偏偏是這樣一群看起來毫無關聯、性格迥異的球員,卻有著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他們一直在用各自的不同的方式去詮釋他們對勝利的渴望。為了贏,他們都可以不擇手段。

只是沒人告訴他們這一點,他們也沒意識到他們身邊的隊友是值得他們信賴的。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蘭比爾、薩利、羅德曼、杜馬斯和托馬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活塞隊的主帥查克·戴利,開始展現出他能將這樣一群球員,凝聚到一起的執教才能。

戴利當年說過:“這個聯盟是屬於球員的,由球員來決定你是否夠資格去執教他們。一旦他們不服從你了,也就意味著你該離開了。”

時至今日,這句話依舊被奉為籃球界的至理名言。

查克總是對自己的弟子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大家的配角,能夠站在這裡執教你們真的是很榮幸。”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戴利後來也執教過便士安芬尼·哈達威

查克·戴利善於解讀人心,總是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而他和丹尼斯·羅德曼之間的師徒之情,也成為了NBA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丹尼斯·羅德曼出生於新澤西的一個貧民家庭,長在達拉斯。羅德曼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拋棄了這個家庭。羅德曼的母親帶著他和兩個妹妹,生活在這片被視為達拉斯最混亂的地方。

沒有父親,缺少關懷,是造成羅德曼性格怪異的根本原因。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丹尼斯·羅德曼

羅德曼曾這樣回憶他的母親:“她從來沒有對我說過‘我愛你’之類的話,她不會關愛別人,她只會虐待我們。有時候她發著火回家,只要我們做錯了任何事,她就會狠狠地揍我們。我們不明白為什麼,只是想,好吧,隨便你吧,想打就打吧。”

因為他性格怪異,所以在剛來到活塞隊的時候,很多人都試圖去改變他。但是戴利卻鼓勵羅德曼做自己,讓他表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來。

據羅德曼回憶:“他一直對我說,丹尼斯,我非常愛你,因為你身上充滿了活力。” 戴利對羅德曼推心置腹,他用最簡單、最誠懇的方式去對待羅德曼,他們之間的羈絆和淵源也由此而來。

所以查克·戴利在某種意義上,成了丹尼斯·羅德曼心中從未擁有過的父親。他稱戴利為自己的“戴利老爹”。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戴利是1992年奧運會上,那支“夢一隊”的主帥

而活塞隊的其他球員,則稱查克為“富翁老爹”(Daddy Rich)。這是約翰·薩利給查克起的外號。因為戴利打扮的就像是一個“百萬富翁”。

他的西服永遠都那麼幹淨整潔,他的頭髮從來都是一絲不苟,查克·戴利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戴利能跟球員打成一片,這和他執教高中以及大學球隊的經歷有關,他很有親和力。而且戴利是個心理大師:他總是有辦法讓你聽他的話,讓你為他拼命打球,努力工作。

而正是這樣的才能,掩蓋了他那可怕的好勝心和野心。其實,戴利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勝利,也更不擇手段。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戴利和托馬斯

寫在後面

就這樣,活塞隊在1986-1987賽季開季前,被認為是一支有能力爭奪總冠軍的球隊。查克·戴利意識到了這群“壞小子”身上的能量,所以他決定乾點什麼。

活塞隊在這一賽季的常規賽,高居東部第三。在季後賽前兩輪裡輕鬆過關,加起來一共只輸了一場比賽。

然後,在東部決賽裡,他們迎來了真正的挑戰,也是當時所有的東部球隊難以翻越的一座大山——拉里·伯德、帕裡什和麥克海爾領銜的凱爾特人王朝。

【壞孩子軍團】系列(2)——壞小子們集結完畢

拉里·伯德、帕裡什和麥克海爾

在後來的日子裡,有球迷曾這樣評價查克·戴利:“上帝讓我意識到,你才是那個撒旦附體的傢伙,不是蘭比爾,也不是馬洪或者其他人。”

查克·戴利和他手下的“壞孩子軍團”集結完畢了。他們也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個真正挑戰——波士頓凱爾特人。

下篇預告:【壞孩子軍團】系列(3)——1987年東部決賽,鐵血的籃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