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对一季度数据与政治局会议的九点观察

作者: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一、202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货物净出口同比下降82.4%,而GDP增速仅下降6.8%。说明我们平时喜欢跟踪的基于GDP支出法的指标与基于生产法核算的GDP规模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又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第二,在经济遭遇冲击下行的情况下,基于支出法指标的预算与基于生产法的统计相比,前者可能更容易高估经济的下行程度。

二、一季度GDP增速下降6.8%,二季度考虑到外需极其糟糕,增幅达到3%左右已属不易,假定三季度为6%,四季度为7%。全年GDP增速也就在3%上下。因此,政治局会议的这一提法就耐人寻味:“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体会与以下提法的区别:“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笔者之前就提出过,应主要用脱贫攻坚成果来衡量是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必过度纠结于GDP总量翻番。

三、会议纪要中提到了“四个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在笔者看来,这四个坚持,意味着党中央将会保持政策定力,将会坚持宏观调控的新思路,不会通过过大规模的财政货币政策去追求不太实际的高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大放水”、“新一轮信贷狂潮”、“新基建浪潮”、“房地产调控逆转”等依据历史经验线性外推的预期将被证伪。“房住不炒”再次被提及,调控方向不会根本性逆转。

四、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旧提法,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是新提法。六保凸显了当前党中央的底线思维。我注意到这次会议纪要中有这么一句话:“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应该说,这一判断是党中央基于底线思维提出六保的前提。

五、六稳与六保的唯一交集,是就业。这无疑凸显了党中央对今年就业市场严峻形势的高度重视。会议纪要中提到“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这一提法的背景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870万的历史性峰值。除高校毕业生外,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服务行业与出口行业(后者从二季度起)可能释放出较多的劳动力,也需要进行安排。

六、在投资方面,体现了新老结合的思路。老旧小区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些是“老”投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这些是“新”投资。而投资无论新老,“有效投资”是关键。

七、在中小企业方面,提到了要通过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来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三大重点举措是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降低房屋租金这个提法,在笔者的印象中是比较新的。而降低融资成本的着力点是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八、财政政策方面,本次政治局会议的提法与上一次政治局会议没有重要不同。将会通过“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三大手段来获得额外财政资金,通过“积极有为”的方式来“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这意味着今年党中央会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的主要手段,政策工具的选择无疑是适当的、明智的。预计两会之后,财政政策会显著发力。

九、会议纪要中提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联想到4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要素自由流动与要素价格市场化未来将成为新一轮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将会驱动新一轮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喷薄欲出。我们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三角(武汉、郑州、合肥)与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这五大区域的发展。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小姐:136417055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