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提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首词,人们自然联想到它的作者苏轼。苏轼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词和散文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光彩,他的名字和作品使中国人民引以自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清寒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文章后,给梅尧臣写信道:“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可喜,可喜!”又说“惊奇以为异人”。

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苏轼

欧阳修为发现一个人才而欣喜若狂,同时又感到后生可畏,他要避开,让苏轼出名。宋仁宗读了苏轼的制策后,高兴地说:“我今天为子孙得到两个宰相了。”这一次,苏轼当然考中了,因母去世,没有离家做官。1061年,苏轼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后,被授为“大理平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从政后的生活道路很不平坦。仕途的潦倒加上原配妻子王弗的早亡,使他的前半生饱尝了人生的苦酒。32岁后,王安石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反对,新旧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苏轼倾向旧党,被调出京城,当了地方官。公元1079年,新党执政,他写诗给新法提意见,有人诬陷他“诽谤朝廷”,险些被处死。

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欧阳修

由于王安石说情,神宗怜才,才免除死刑,再度贬官黄州为团练副使。他在黄州东坡建了一间小屋隐居,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5年,神宗崩逝,哲宗立。旧党重新执政,司马光把他召进京城做官,由于他主张新法中的可行部分应予以保留,和司马光发生争执,因此他请求外调,又做了地方官。公元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被贬到离京城更远的琼州做官。苏轼在任地方官时,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他在杭州修建苏堤,疏通西湖,灌溉农田,很为当地人民所称道。直到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次年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苏轼的作品收集在一百多卷的《东坡全集》中。他文学创作上的成功除取决于当时的历史因素、他个人的抱负和经历外,同时还由于他不畏逆境,勤奋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实践,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等原因有关。他的这些精神受到后代许多作家的倾慕,也十分值得后人学习。苏轼为诗文改革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形式主义的西皇体流行的时候,苏轼主张写文应象行云流水一样,“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要求从不同的内容出发,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在这种文论思想指导下的实践,使他的文章具有了明快奔放、纵横变化的特点。他的《前赤壁赋》以诗一样的语言叙写了江山风月的清奇和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写景、抒情、议论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随笔所至,挥洒自如,不拘一格,语言精炼、清奇、活泼,表现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文章风格。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够如此波澜起伏,环环紧扣,说明了苏轼有巧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苏轼以成功的创作实践,树立了一代词风,为北宋诗文改革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北宋才子苏东坡,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

苏轼的词打破了与诗的界限,把诗文改革扩大到词的范围内,创造了新的刚健风格,改变了婉约词风,创立了豪放词派,为南宋爱国词人开了先路。王灼用“指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自振”,来说明苏轼词作在词坛上的巨大影响。由于苏轼有多方面的成就,因此他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有人说他的文章“雄视百代”,这个评价并不过分。他的杰作对陆游、辛弃疾等历代文人及我们当代的作家都有很大的启发。苏轼是一个多方面都成就卓越的文学家,他的学习、创作精神以及优美的作品永远值得人们推崇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