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到,你吃餃子了嗎?

不知不覺一年有快過去了,又到了冬至,你們吃餃子了嗎?冬至24節氣之一,也是一我們國家一個傳統的節日,根據習俗,大部分人家都會吃餃子,來滋補身體,俗稱“補冬”。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個說法是為了紀念神醫張仲景,相傳餃子就是他發明的。

又是一年冬至到,你吃餃子了嗎?

相傳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看到老百姓飢寒交迫,耳朵也凍出瘡,於是用羊肉等材料,切碎後包裹麵皮,放入水中煮熟後分給他們吃。百姓吃了後就感覺全身暖和,身體變暖,也有精神了,耳朵也變得好了起來。張仲景一心為民,故事一直流傳,所以每逢冬至人們都會吃餃子,以此來紀念這位心地善良的神醫。據說冬至吃餃子耳朵不會凍掉哦。

又是一年冬至到,你吃餃子了嗎?

直到今天,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想吃餃子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吃到,飯店也都有各種各樣的餃子館,各種各樣的餃子餡也層出不窮,記得小時候我們只有冬至,或者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餃子,反正一年中吃餃子的時候並不是很多,那時候生活並不富裕,買肉的時候也並不多,好不容易吃一頓餃子的時候,每次都等不及餃子煮熟。吃餃子的時候,沾上醋,還要搗一些蒜泥,蒜泥搗好以後放入醋裡面,吃起來真香!每次都吃的撐,那個時候吃餃子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對於一箇中國人來說,餃子更是一種特有的文化,家庭團聚,婚宴喜事,餃子都是都必不可少的,象徵著團團圓圓,生活幸福和諧!

又是一年冬至到,你吃餃子了嗎?

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吃法的速度好像也比以前快了,吃法就像是每天的一種任務一樣,回家吃飯的次數更是很少,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為了夢想努力拼搏,都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美食,希望奮鬥的青年們好好保護好身體,享受生活,別讓家中父母牽掛,身體好才能更好的努力。擁有健康的身體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愛。好久沒有吃到媽媽親手包的餃子了,那是一種兒時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再高檔的飯店也吃不出來媽媽的味道。只因為我們長大了,生活的太匆匆。冬至了,有條件回家的朋友們,一定回家和父母吃一頓餃子,他們親手為你包的餃子,不光是一種習俗,跟上一種濃濃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