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

1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一路遭遇妖魔阻道,很多次,八戒动不动就分好行李,鼓动大家都散了吧,沙和尚永远都在混组织,不表态,除妖降怪的大梁只能落到悟空身上。

偶然间,师徒几人路遇白骨精,白骨精狡猾多变,三次乔装他人身份,并小施伎俩,引起唐僧对悟空的误解。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唐僧眼里成了杀生之举,怒不可遏的唐僧写下貶书,决心与悟空断绝师徒关系。

尽管悟空感觉被冤,心里委屈至极,在被误解之下,饱受了师傅念紧箍咒的头痛欲裂之后,依然说出了“师傅,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保你西行”这样的暖心之语。彼时的悟空,没要挟师傅之意,而是真心放心不下唐僧,自己洒脱地一走了之。

在取经这个大项目上,平日里四人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悟空心里明镜一般。小时候看剧,总觉得悟空不近女色,见着丑的、漂亮的,都是一顿收拾。所以误解了悟空很多年,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人。如今再看至此段,不禁被他对唐僧的师徒之情,感动得泪雨滂沱。

那份放不下,将内心最柔软的感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


2

再说热播剧《封神演义》,姜王后在历经几轮与妲己的斗争后,终究还是败给了妲己。

在妲己与狐妖的设计下,姜王后完全失去了大王的信任,几十年的夫君,凉薄之极,赐了她重刑,炮烙烫了胳膊,还被挖了眼睛,惨得不能再惨,伤痛可谓从里至外,但姜王后坚强如昔。

在得知妲己想借自己惨状,逼迫父亲东伯侯造反,意图摧毁大商江山后,姜王后决定以身殉神,保父亲继续服从大王,保大王江山永固。

将死之人,临死之言,竟是叮嘱比干及武成王两位重臣,好好辅佐大王,叮嘱儿子殷郊好好听从大王的话。姜王后纵是心中有悲凉,但也是一副万般放不下的模样。责任与大爱,又让她不得不做此番选择,这样的感动,也唯有爱至骨髓里才会做出地壮举。

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

3

《张幼仪传》中,徐志摩以小脚不配西服的理由,提出与张幼仪离婚,一腔满满的嫌弃之意扑面而来。张幼仪对此却不同意离婚,然而还是拗不过心意已决的徐志摩,终是签了那份离婚协议,这在当时,属于中国第一个西式文明离婚。于张幼仪而言,被离婚依然很是伤人,但徐志摩在从德国返回中国后,还发表了一份公开的离婚通告,一时间惊坏了世人。

彼时身在柏林的张幼仪,独自带着次子小彼得,履步为艰地生活。三年后,小彼得又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张幼仪的生活又一次遭遇不幸。失婚、失子,张幼仪背负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但张幼仪以自己的人格智慧,很快走出了那段痛苦不堪的经历。

之后的德国五年,张幼仪没有蹉跎岁月,一心用在努力求学上。回国后接手了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经营地风生水起,与此同时,凭借所学,依靠炒股赚了不少钱,整个人活得平和而有力量。后来的生活中,张幼仪与徐志摩,不可思议地成了可以谈心的朋友,通信特别频繁,关于事务的,关于生活苦闷的。

张幼仪一生都放不下徐志摩,放不下徐家二老,在离婚后,张幼仪以义女身份,孝敬着徐家父母。徐志摩意外坠机去世后,张幼仪曾说,她恨的人不是陆小曼,而是林徽因,她恨林徽因答应了徐志摩,最后反悔了,恨她甩掉了徐志摩,让徐志摩陷入了情感的痛苦。

都说生活是一场人生修行,不知道在你走过的那些艰难人生路中,有没有悟空的我若走了,谁为你除妖降怪的担忧;有没有姜王后悲痛入骨,仍然顾全大局的大爱;有没有张幼仪遭遇千般苦楚,依然有难以放下的爱人。

那些令你如今回想起来泪目的人,暖心的人,是否还有感恩的机会,是否还来得及去争取、去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