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您好,我的藥快沒了又不想出門,該怎麼辦?”,疫情期間溫州市龍灣區蒲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常接到居民關於慢病藥品等醫療服務的求助電話,因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轄區廣大居民自覺居家不出門,但是一些慢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和醫療服務無法得到正常供給,為此中心利用互聯網+醫療和醫生入戶隨訪的方式為群眾解決求醫、求藥難題。


讓醫生多跑路,讓群眾“零”跑路


2月11日起,蒲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醫生上門隨訪來解決群眾求醫尋藥問題。上門服務分三步走:

第一步電話隨訪,他們和自己管轄區域的居民逐個進行電話溝通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

第二步上門服務,他們會在早上會挨家挨戶敲門,為當地居民提供測血糖、量血壓、抽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服務;

第三步送藥上門,中午醫生們將早上入戶隨訪的居民信息進行彙總,在下午會和藥房工作人員一起將藥品送到居民家中。


高鴻嘉園的李大叔拄著柺杖行動不便、上垟嘉園的鄭大叔雙眼失明,家景花園的蔡阿婆每個月需要抽血化驗,這些特殊的群體被醫生們“照顧”的無微不至。疫情期間共服務829人次,有效解決了居民的醫療供給難題。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四個“一”補齊入戶隨訪的二個短板


醫生入戶隨訪方便了群眾,卻存在二個短板:

第一、對於居住分散的求藥居民耗時較長且效率低下;

第二、疫情期間人員安排緊張,入戶隨訪還需另外安排數位醫生分樓棟分批次入戶。

“互聯網+醫療”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一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臺移動wifi、一箱藥品、就構成了一個流動藥房,補齊了這兩個短板。



自2月17日起,龍灣區蒲州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的醫生們都會提前一天聯繫有診療記錄的患者,大致瞭解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所需的藥品,然後醫生利用流動服務車為轄區居民送去急需慢病藥品,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拿到自己所需的慢病藥品。流動服務車靈活方便,一個上午最多可以“跑”3個小區,且流動服務車停在小區門口進行服務,有效避免居民進入醫院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疫情期間流動服務車共服務居民462人次。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蒲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流動服務車、“互聯網+無線醫療模式”的移動“駐點”形式高效解決了“散戶”用藥需求,而醫生們下村入戶為有用藥需求的居住在老人安置房等“大片集中式”的居民提供急需的醫療和藥品服務。動靜互補,共為轄區居民開出6597盒急需藥品,滿足轄區居民在疫情期間的醫療需求。


供稿來源: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蒲州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點面結合,動靜互補讓居民安心“宅”家(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