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緣分,只相信“互補”

擇偶是人類社會誕生以來永久的話題,但是這個擇偶標準(參考)名目眾多。比如古代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測生辰八字;現在有生肖、星座、緣分之說。還聽說用狗狗來選女婿,把男朋友帶回家,狗狗咬就說明沒選對、不是一家人,狗狗不咬就說明選對了!

古代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強調倫理道德,所以婚配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可厚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能自己做主。男耕女織、養兒育女、孝順父母,踏踏實實過日子就行了。所以古代婚戀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我們討論的是男女平等、婚戀自由社會環境下的擇偶標準。

為什麼“星座、生肖”會變成擇偶參考呢,因為——懶!沒錯,就是因為懶。人太複雜了,形形色色,連樹葉都沒有一片一模一樣的,更何況人呢!大多數子女或者家庭沒有那麼多精力一個一個去接觸、去了解,所以只能把選擇對象進行簡化。古時測生辰八字,按照生日、出生時辰來算這個人性格、運勢怎麼樣。但是這也太龐雜,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有沒有一種普通大眾就能掌握的呢?於是人們發現了生肖、星座這種簡易操作方式!

生肖只有十二個,星座也只有十二個。中國人對十二生肖那可是再瞭解不過了,什麼生肖相沖,什麼生肖相配大體瞭解。以動物屬性來推測人的屬性,以動物相沖相配來推測對象合不合適,簡單易上手。星座是西方傳進來的,那些對性格運勢的推斷完全就是強加上去的,更不可取。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好像都不願意在擇偶方面花心思了——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廣大單身青年不願主動接觸異性,都只能用“緣分還沒到”來安慰自己。緣分是個什麼東西,根本說不清楚,如果你臆想的真命天子、完美女神一輩子都不出現,或者根本看不上自己呢,你還等待緣分嗎?因此,真正面臨婚戀問題,不能過多依賴於生肖星座,也不能一個勁地等待緣分。真正的擇偶標準,是看對方與自己是不是互補關係!

我們先拿工商業活動來舉例。我有專利技術、你有資金,你來給我投資這叫互補;我有產品、你有銷售渠道,我的產品給你銷售這叫互補;我佔有蘇北市場,你佔有蘇南市場,我們聯合共佔江蘇市場這叫互補。合作關係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明白了這點,你就不會再相信電視劇中高富帥和傻白甜的劇情,就算有也是錢色交易、各取所需而已。有一句話說得比較經典:一見鍾情不過見色起意,日久生情實乃權衡利弊。

其實考量一個人就是這樣,我有什麼,我的優勢和缺點是什麼;對方有什麼,對方的優勢和缺點是什麼;和對方結合,能不能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比如一個會賺錢,一個會持家;一個做飯好吃,一個乾淨整潔;一個高談闊論,一個願意傾聽;一個會彈琴,一個會舞劍;一個單純內向,一個知性豁達……諸如此類,都是和諧共生的狀態,這就是合適的人、對的人。

擇偶可以參考工商業中的互補關係,但是不能參考競爭關係。如果兩個人都被家務事所困,經濟來源會出問題;都在外面拼命掙錢呢,家庭關係會出問題。如果兩個人都強勢、互不相讓,在一起就容易扯皮拉筋;如果兩個人都軟弱呢,家裡沒有掌舵人。因此,配偶之間不能處處衝突,不能總是爭個你死我活,不然夫妻關係肯定會破裂。

選擇對象根本沒那麼複雜,以“互補”為指導思想,做到知己知彼,才不會錯憾終生。我方物質條件如何,對方物質條件如何;我是什麼性格特點,對方什麼性格特點;我有什麼興趣愛好,對方有什麼興趣愛好;我的家庭關係、成長環境如何,對方家庭關係、成長環境如何。瞭解這些之後,匹配起來就容易多了——對方訴求與我方優勢是否吻合,我方訴求與對方優勢是否吻合!

比如我方物質條件很好、經濟來源不成問題,但是都不顧家,缺乏家庭溫馨,想找一個溫柔懂事會持家的媳婦;如果剛好有這麼一個女孩子,孝順懂事又持家,但是家庭條件比較差,想找個條件好點的家庭,那麼這兩個家庭就能夠很好的結合。再比如男方只會埋頭苦幹,怯於與女性接觸,那麼就要去找知性大方的女孩當媳婦,我給你創造生活,你給我火熱戀情。

選擇對象切忌要求面面俱到,沒有完美的家庭、完美的人。如果真有,就要想想自己有什麼、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是不是完美無缺。高富帥再多,可能沒有一個是屬於自己的;美女再多,可能不會踏踏實實跟著你。我們能在有限的交際圈中找到那個與自己互補的人,就當知足。

情是世間最不靠譜的東西,因情而聚也會因情而散。但是一個人的性格、習慣、興趣愛好是不會變的,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會磨滅的。所以考察對方的性格愛好、行事作風、家庭關係要來得更加實際、更加靠譜。

請記住,跟你有緣的人一定是跟你互補的人!

——我是華痞子大俠,如果您喜歡這篇內容,歡迎關注、轉發!

我不相信緣分,只相信“互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