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眼中的歷史小說家李克定及其《晚清風雲錄》

猶記得初次拜訪李克定,是春節前夕,遠遠地看到白河岸邊佇立著一位老人,清矍俊雅,一頭白髮像一團白色的火焰,耀眼地燃燒。


編輯眼中的歷史小說家李克定及其《晚清風雲錄》||編輯部的故事

歷史小說家、《晚清風雲錄》作者 李克定


進得院來,只見一棟平平常常的二層小樓院內,東南角有一株遒勁的蠟梅樹,鵝黃的蠟梅開得正豔。樓上一百平方米的一個大通間,中間放了一張碩大無比的乒乓球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資料——都是這十幾年他收集的各類文史資料,一望而知其勤懇靠譜。
歷史小說家首先須是一個文史專家。李克定就是這樣,苦修內功,淡泊名利,誠懇質樸,謙和謙虛。他早年從事曲劇的創作與整理,曾有機會去省城某文學雜誌任編輯,為了創作寧願隱居南陽讀書、寫作。二十年來,他深居簡出,躲在樓上與滿室清史做伴,將那段歷史研究得透透徹徹,先後寫出了《洋務運動》《晚清風雲錄》(三卷)等長篇鉅著,令人刮目。
李克定的志向是進入歷史現場。一百年滄海已然變成桑田,當年的歷史現場如何進入?這需要非同一般的功力。首先,吃透所有的史料:官史,當事人日記、書信,奏疏……在故紙堆裡拼接、還原歷史的原貌;其次,要能夠透過表層,在紛繁的細節記載中梳理歷史的邏輯;看透千頭萬緒事件背後的邏輯,看透人物複雜行為背後的人性。歷史走到近代,按照李鴻章的說法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萬千矛盾一旦爆發,情勢霎時間江河日下。驚濤駭浪,令人瞠目結舌。作家李克定卻有本事用如椽巨筆,穩穩駕馭。


編輯眼中的歷史小說家李克定及其《晚清風雲錄》||編輯部的故事

《晚清風雲錄》系列第一卷:《戊戌變法》


1898年至1900年這三年間,一個古老帝國在重創之下分崩離析,搖搖欲墜、勉力支撐的帝國漏洞百出,終於在八國聯軍入京之時釀成悲劇。這三年間,戊戌百日維新如彗星一閃而過,天地復又玄黃,政治派別紛爭,張之洞等人聯合東南自保。義和團運動遍及北方,成為民眾絕望中的吶喊;西方在華勢力的利益爭奪又給帝國沉重的一擊。精英分子看到了遠方閃耀著的文明之光,康梁等人以為振臂高呼就可以挽救危亡。號稱國家重器的官員寧可亡國也不願意放棄手中的利益。來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互相牽掣,終使那點亮光消失於茫茫黑夜、驚濤駭浪之中。這種頑固的慣性力量,慈禧太后都扳不動,何況光緒——一個有著滿腔抱負,卻沒有成熟政治手腕的年輕皇帝,當年他才二十八歲。
小說原味呈現1898至1900年曆時三年的滄桑鉅變,再現了國家重臣、精英分子艱難補天卻又捉襟見肘的窘迫,深度觸摸民族在內憂外患中力求自救的刮骨之痛。小說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夠寫出歷史人物的心理——許多歷史小說是不寫人物心理的,或者說是假裝寫人物心理,是作家賦予人物的心理。但是李克定做到了,他寫出了人物各自的處境,抱負,信仰,命運軌跡,及其行為邏輯。你會感覺到他們真實得如同身邊的人。你能觸碰到人性的本質,這本質古今一同。在小說中,李克定既設身處地體驗晚清政治旋渦中的驚濤駭浪,又有足夠的現代視野,去審視千年專制體系下官僚機器的運轉;既有東方的悲憫之心,體恤新舊嬗變中的惶惑與奔突,又能像外科醫生一樣精準犀利,直刺痛點,刀刀見血。


《晚清風雲錄》系列第一卷《戊戌變法》推出後,行者先生稱讚這部歷史小說:“亦以歷史真實為準繩,不誇飾,不美化,不隨意杜撰,目的是切中肯綮,準確描畫出人物的精神成色——這就使書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呈多面性,或曰立體狀,而非純粹的完人或惡人。”行者認為,此書老成持重,作者多寫堅硬的事實如上奏、廷議、召對,以及大臣們對皇帝旨意的陽奉陰違、潦草應付,保守派對康黨的攻擊、誣陷、下三爛式的人身襲擾。這是一種笨拙的不討巧的寫法,但它直抵事物根本,鞭辟入裡,反令讀者唏噓,甚或拍案而起。第二卷《帝國裂變》也已推出,其在藝術上愈發精湛,爐火純青。


編輯眼中的歷史小說家李克定及其《晚清風雲錄》||編輯部的故事

《晚清風雲錄》系列第二卷:《帝國裂變》


融匯了大智慧的歷史小說就是這樣,通透、豁達,悲憫,就像冬日陽光下落盡葉子的樹,枝條縱橫交錯,筋骨分明,坦然地蒼涼,呈現出歷史的筋骨,瘦硬而柔韌。
寂寂文壇二十年的李克定,遠離喧囂,長伴孤燈,其實唯有這樣才能進入歷史深處。唯有這樣的沉潛者才能撈到海底的真珠。


注:本文作者王淑貴,系河南文藝出版社歷史文化編輯部編輯,副編審。責編有《晚清風雲錄》《岳飛十講》《懿統三國》等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