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這是「忘年戀」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竟有人拿愛情來「洗白」鮑毓明性侵養女案。​

忘年的意思,是忘記年齡。

愛情足以超越年齡,雙方由心地深愛彼此而不顧世俗眼光。

而戀童癖、性侵未成年人,恰恰是緊盯著對方的年齡,挑年幼弱小、無力反抗者下手。

是單方面的剝削、操控、洗腦,與愛情與自由毫無關係。

犯罪就是犯罪,不配反轉,無法洗白。

而真正平等公開、互愛互助的「忘年戀」是可以很美好的。

一如所有的愛情——

《匹田先生,恭喜你太太懷孕了》

ヒキタさん!ご懐妊ですよ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這個片名,配上一樹的櫻花。

一股喜慶之感撲面而來有沒有!

兩位主演,都算得上是大家的熟人了。

男主角松重豐。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最知名的代表作《孤獨的美食家》系列,是無數人的下飯神劇。

不誇張地說,魚叔一看到五郎叔這張臉,就開始餓了。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女主角北川景子

她在

《賣房子的女人》系列中所塑造的職場女強人,銷售天才三軒家萬令人印象深刻。

前陣子熱播的國產電視劇《安家》正是翻拍自這部日劇。

而其中孫儷所扮演的房似錦的原型,也正是脫胎於此。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這一次,兩人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對年齡相差20歲的老夫少妻

將要攜手克服一個橫亙在眼前的巨大挑戰——

「造人」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匹田先生(松重豐 飾)是一位暢銷書作家。

年近半百,事業有成,婚姻美滿,夫妻和諧。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他和妻子小幸(北川景子 飾)原本打算丁克。

但人的想法總是在變化的。

隨著年齡漸長,兩人產生了備孕的想法。

想要共同創造一個來自他們生命的延續。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然而,「生孩子」遠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在自然受孕屢屢失敗之後,夫妻二人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結果表明,匹田的精子活性非常低。

簡而言之,不孕不育。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年齡較大,體質問題,以及長期寫作養成的不良生活習慣等等,都有可能是原因。

匹田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他難為情的事實,並且做出改變。

嚴禁酒精,控制飲食,規律作息,還要堅持每天鍛鍊。

各種計劃規定貼了整整一面牆,儼然一副戰鬥陣仗。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與此同時,在醫生的建議下,匹田和小幸也在進行人工授精的嘗試。

但即便通過技術干預,由於精子質量實在過低,受孕依然困難。

好不容易成功兩次,又都因胎兒存在先天問題,不得不先後放棄。

備孕之路坎坷漫長,一波三折。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這部電影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

整個故事就圍繞著「生孩子」這一核心問題來展開。

努力,失敗,打起精神,重頭再來,如此循環往復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切入點雖小,但探討的生育話題,卻是件大事。

在東亞傳統文化觀念裡,「傳宗接代」被認為是婚姻的頭等大事。

而「不孕症」對於一個有生育計劃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嚴肅,甚至有些沉重的話題。

不過本片在處理方法上表現得十分輕盈,穿插了大量的幽默來平衡話題的沉重。

比如,「關於生孩子的方法」。

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永遠能給出無數種稀奇古怪的偏方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野生草莓,在臥室裡放橙色的東西,桃子,掃墓,孕婦捏的飯糰……)

儘管匹田嘴上嫌棄著:「這也太不科學了」

可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無計可施的絕望情況下,也還是不自覺捧起桃子罐頭,一頓猛吃。

這是死馬當活馬醫的無奈與自我安慰。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有同樣在接受不孕症治療的患者告訴匹田:

「低溫有利於提高精子的存活率。」

匹田為了,不惜對自己「痛下狠手」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工作閒聊時,偶然間聽到同事夫妻避孕失敗的事。

看著眼前的人竟然在為妻子懷孕而感到苦惱的同事;

匹田滿臉寫著「飽漢不知餓漢飢」的幽怨表情,也著實令人忍俊不禁。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更誇張的是。

匹田還腦補自己穿越回過去,痛揍那個在他現在看來年少無知的自己。

這份無厘頭背後的無奈心境,也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在種種詼諧背後,真正傳達的,是匹田作為一個男性在治療不孕症的過程中巨大的心理壓力。

通過自嘲和幻想,來試圖緩解自己的焦慮。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而在魚叔看來,這恰恰是本片最出彩的地方。

「男性脆弱一面」的細膩描述。

對一貫被社會要求「男子氣概」的男性而言,「不孕不育」不僅僅是一個病症;

更等同於被貼上「無能」的標籤。

社會塑造的強大男性形象一貫與陽物崇拜緊緊掛鉤。

否定一個男人的生殖能力,殺傷力無疑是巨大的。

這不僅僅會引發個體的極度焦慮與自卑;

更嚴重的,是會面臨來自社會各方各面的歧視和打壓。

在夫妻倆嘗試人工授精期間,他們的種種努力遭到了小幸父母的強烈反對

思想保守的父母認為這種做法有違自然規律;

更是對由於匹田的原因而導致女兒的身體受到傷害,感到十分的不滿。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岳父甚至毫不客氣地直言:

小幸想要生孩子的話,不如趁早離開匹田,找一個年輕的健康的男人

這番話帶給匹田的打擊和壓力可想而知。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小幸是可以懷孕的,有問題的是自己。」

對於這點,匹田心裡也十分清楚。

明明是自己的原因,卻連累了本不用承受這一切的小幸。

被自責與內疚深深擊中的匹田,終於忍不住抱頭痛哭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在魚叔看來,這部電影或許正試圖藉此方式,從側面展現了對女性的關照

生育話題在影視作品中並不新鮮。

比如魚叔去年就曾推薦過一部日劇《總覺得鄰家更幸福》,同樣講述了一對夫妻的備孕過程。

但本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以往,較為少見的視角——

來自男性的視角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在整個妊娠的過程中,女性需要付出和承受的遠遠超過男性,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

但由此引出的,卻不是女性因此應當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呵護,反而演變為「理所應當要承擔更多義務」。

在某些荒謬的傳統觀念中,生育彷彿是隻屬於女性一方的責任

就好像男人從下床之後到生產之前,一切便和自己毫無關係了。

甚至有些「喪夫式育兒」,丈夫是全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一旦出現無法受孕的情況,女性又會成為首先受到質疑與指責的對象。

「是不是女人的肚子不行」,這句話聽起來絕對不陌生。

這種令女性無端陷入羞恥恐懼等種種負面情緒的可笑言論,也該停一停了。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既然生育是兩個人才能完成的事,那麼出了問題就不可能、也沒理由只將責任歸結于歸其中某一方。

而是需要兩個人共同面對。

即便問題真的出在某一方的身上,那麼ta也同樣是受害者

這種時候,另一方能夠展現出的也絕不應該是責難,而是愛與包容。

也正因如此,匹田與小幸彼此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鼓勵與陪伴,才令人格外感動。

夫妻之間,不是本該如此嗎?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最後,再聊回到生育本身。

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問題嚴重,近些年來的生育率更是持續走低。

因此有網友說,這其實是一部披著漂亮皮囊的「催生電影」。

言語中透著諷刺。

對此,魚叔持保留意見。

無可否認的,「生育」確實是當下社會的關注焦點,「催生」也是傳統思想給年輕夫妻持續加壓的一道坎。

支持生育者,不應當以自身的經歷來要求所有人都走上同一條道路;

而同樣的,支持丁克者,也不該以未曾經歷的想象去絕對否定他人所感受到的美好。

年輕時嚮往毫無牽絆的自由,於是選擇不生小孩;

而年歲漸增後開始渴望見證一段成長的,於是選擇生育。

無論最終生育與否,都不過是不同階段之下對應的不同人生選擇;

沒有絕對意義的對錯之分,更不應該成為評判乃至攻擊旁人的引證。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生育可以是目標,而不應該是目的。

當做出孕育生命的決定時,唯一的動力,應該,也只該是愛。

對伴侶的愛,對世界的愛,對可能即將誕生的孩子的愛;

而非單純為了繁衍後代,為了延續自己的未竟的理想,或者僅僅因為一場偶然降臨的「意外」。

否則,對於即將出生的孩子來說,這個世界從一開始就啟動了「被動模式」。

成為附庸,成為傀儡,成為玩物。

偏偏,無法被當做一個完整的人。

所以,比起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用自己對於是非對錯的標準來丈量整個世界。

不如認真思考自己做出的每一個決定,併為之負責。

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無法負責,那「生人」 又從何談起呢?

別拿「忘年戀」給戀童癖洗白,真正跨越年齡的愛情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