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给人"触"不及防的惊喜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在我的收藏夹已放了很久,直到今天才点开。先前知道它的评分极高,没想到的是,里面的内容会是如此的出人意外。

《触不可及》:给人


庆幸自己点开了它,不然,错过这么优秀的影片实属遗憾。看完的这个下午,脑海中充斥的全都是菲利普和德瑞斯生活的点点滴滴。即想笑又感动,回味无穷……

《触不可及》:给人


影片不是多么复杂,就是一个人遇到一个人,然后用一颗心去温柔另一颗心。他们或许差距明显,或许在外人看来格格不入,但他们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成为彼此不能缺失的部分。没有菲利普的德瑞斯,可能依然是那个我行我素、粗暴茫然的小混混,在社会的黑暗地带彷徨不前。没有德瑞斯的菲利普,可能依然是富有而孤独,心神随身体而颓的残疾患者,在富足的世界默默流泪。正是有了他们的相遇,两颗心相互交融,他们生命的每一刻,都开始变得灿烂而动人了。

《触不可及》:给人


毋庸置疑,好的电影除了好的主题,好的情感。它总能在另外一些方面鼓舞和激励人,它总会揭露一些社会现象,总能或大或小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看法。可能这就是经典,能让人看一遍就收获一遍,总能回味无穷。

《触不可及》:给人


"贫民窟里没有同情心",这句台词让我感触很深,就连主人公菲利普开始也默认着这个观点。但事实真的就如此吗?穷人就不该不会有同情心吗?难道不是所谓的富人对一个阶级的妄加评判吗?

《触不可及》:给人


在影片中贫富差距极其明显,影片前面有几幕,写德瑞斯的家,那个人多拥挤破旧的房间。毫无立锥之地,甚至连洗澡可能都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而菲利普的家,是一层又一层的豪华大楼,处处充斥着艺术和金钱的味道。连仆人的房间都是那样的豪华和舒适。

《触不可及》:给人


在这种物质的悬殊下,影片却告诉我们,快乐不会区别贫富。富人不会因为有钱而受快乐的青睐。贫人有贫人的不易和辛酸,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和忧愁。贫人为了生计奔波,为了食物劳身;富人也可能因为情感的缺失,而无助空虚,为了精神劳心。好像我们的人生本就无法做到完美,做到如心所愿,总会或多或少让人力不从心。在现实中的我们,唯有接受,唯有体谅,知道它,认同它,并且学会试着改善它。

《触不可及》:给人


"真","真实",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这也使他从众多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其他的应聘者,回答着和内心想违背的答案,每句话都是套话,都是事先设计的,让人感觉不到温度和真实,只能察觉套路满满。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做出了太多背离本愿的事情。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好像慢慢的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变得不再是曾经的自己。变得让人无法看透,变得充满陌生感。"真",那种毫无修饰的模样,越来越值得我们找寻,越来越值得我们保留……

《触不可及》:给人


尊严,弱者的尊重,是我看到的另一个主题。菲利普,选择的、想要的,不是一个同情者、救世主。他要的仅仅是平等的对待,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看到残疾和病痛者,我们往往习惯性的表现出对人的同情,而忽视了感同身受,可能当事人更希望你们忽视他们的弱项,仅仅就将他们看成是同样的个体,他们不需要安慰,需要的是陪伴。就像德瑞斯那样,给菲利普更多的生活体验,不是用残疾者的标准,一昧"好意"的告诉着这个不行,那个不好。

《触不可及》:给人


菲利普追求心上人,即使内心极其渴望,却始终无法突破心底的自卑。每个人其实内心都有一个柔软的地方,一个不愿被人掀开的伤口。再勇敢的人也有不自信的时候,所以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想。毕竟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出身,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相信他,支持他,再需要的时候,站在他们身后。

《触不可及》:给人


好的影视作品,不同人、不同时刻品,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心情。如果正好有时间,《触不可及》值得你一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