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样发力,你就是乒乓高手!

乒乓球的高手都知道打球靠的是身体的力气,不是靠挥动手臂的力量。那乒乓球如何发力,发力的关键是什么呢?


下面从重心转换、挥拍半径、重量倾泻三个方面讲解了乒乓球发力技巧,相信一定能给你带来启发。

学会这样发力,你就是乒乓高手!

01


乒乓球重心转换

首先你要搞清楚重心在哪?每个人的重心位置都不一样,要看你的站姿。


如果你直直地站在那里,你的重心在地面的投影一定落在两脚连线的中点;如果你像张怡宁那样上身微微前倾,你的重心在地面的投影就在两脚连线中点的稍前方;如果你像柳承敏,王励勤那样曲腿,翘屁股,深含胸,你的重心就在更前方!知道这个道理后,你再来看重心的转换。


第一种情况,你选位站定后,无论你怎么转腰挥拍,假设你从头顶向下俯视,你的重心不会动,始终在两脚连线的中点,动的只不过是你的臂和拍;


第二种情况,你转腰的时候,你的重心开始动了,以你两脚连线中点为圆心作圆弧运动;


第三种情况,你的重心在地面的投影距两脚中间更远,转腰时重心移动所作的圆弧半径更大!而重心移动发的力才叫“身体发力”。


02


挥拍半径

那就是拍在地面的投影到脚中间的距离,既包含重心的投影长,又包含臂长,应该说,挥拍半径越长。发力越酣。


你看柳,王爆冲时都是直臂冲的!马琳有名的“下蹲弧圈”就是因为步伐不到位时直臂拉产生的后坐力使然。反过来,如果你不打开肘,你的正手发出的力总是要打折扣的。


03


重量倾泻

要想拍击球时动量达到最大,不仅挥拍半径要大,参与运动的物体要最重!如果你光靠手臂打球,参与运动的仅仅是手臂,如果你靠整个身体打球,参与运动的是整个身体!质量孰打孰小一看便知。那么如何用整个身体打球?


还是观察国手的动作,正手强弧圈时,先是重心转换到左脚,然后以左脚为支撑,将整个身体的右半部抡出去!双打时因为还原可以稍慢,这个动作更普遍,很多国手大力拉后人都跌到在地,有些为防跌到整个右腿往前大跨一步。马琳的成名一绝侧身爆冲后往往无法还原也是例证。


04


为何正反手发力无法兼顾

首先看手臂运动:正手要打开肘加长挥拍半径,才好发力,而反手要小臂内收屈肘才易发力,两者是一矛盾。正手好的人还原姿势是小臂打开,便于下一板继续用正手;而反手好的人常态是小臂微收,便于下一板继续反手。你看,两者完全相反。


再看重心转换:正手要达到巨幅移动,从右到左,从后到前,必然要求重心起始点靠近右腿,否则你想,重心要是偏左,你引拍时要走很长的距离到右后,等你到位时,球已先到,你早失去了引拍空间,谈何巨幅转移?而反手打时,你起始重心要中间偏左,才好发力,才有足够的引拍空间,你看,两者是不是矛盾?


最后看重量的倾泻。前面已说,正手发力要以左腿为支撑,将右半抡出去;相反,反手发力必须以右脚为支撑点,将手臂及上半身(非左半身,因反手引拍起点一般在身前)抡出去。你看,这又是一对矛盾。有一例证,你平时玩时,有些反手好的业余爱好者,他站位往往右脚在前,因为这样反手发力较充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