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屏的《啥是佩奇》,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

一夜之间,一部名叫《啥是佩奇》

的广告片在朋友圈刷屏了。片子内容看上去很简单:一位留守农村的爷爷因城里孙子一句“想要佩奇”的愿望,开始了千方百计四处求助,寻找佩奇的故事。

深夜刷屏的《啥是佩奇》,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


他一本正经地开始翻字典查“佩戴”、“配种”……咋就没有“佩奇”呢?听到村里的广播,灵机一动:”我是李玉宝,我有个问题,什么是佩奇啊?”;爷爷开始向全村人打听,收获了“佩琪”的网红女主播、叫“张佩奇”的小伙子、“佩琪”牌护发素……但这些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孙子想要的佩奇。就在这时,在北京当过保姆的老三媳妇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佩奇就是一只猪,粉红色的猪!

深夜刷屏的《啥是佩奇》,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


爷爷一听,拿着红油漆和刷子就冲向了猪圈,试图把家里的斑点猪刷成红的……幸好隔壁大姐及时制止了他:佩奇不是真的猪,而是一只长得像鼓风机的猪……

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来,但笑着笑着,又有点想哭;留守农村的爷爷奶奶、城里生活的儿孙,这三代人的代沟,又何止一个小猪佩奇?

还记得决定去广州读书的那年暑假,整个暑假爸爸都在担心:广州是不是跟新闻里一样,传销凶潮暗涌。多少次试图想让我放弃,终究还是开口成为一句:“你的决定爸爸都支持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还好的是,除了第一次去学校报到下火车时,险些被坏人骗去某组织,其余时光都充满了阳光。然而表妹就没如此幸运,高考后为分担家用,出去打暑假工,由于家里贫穷和重男轻女的思想,原本寄到家的录取通知书却被父母悄悄的烧掉……

深夜刷屏的《啥是佩奇》,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


是的,我们大多生活在快节奏、高速发展的城市,段子张口就来,万元的包包也成为生活必备。而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在偏僻乡村的人们,没有网络、图书、智能手机。愈演愈烈的认知不对称,让一部分人走得太快,一部分人还在苦苦挣扎。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像你看过的小猪佩奇,有人会觉得佩奇很可爱,再深层次有人会看到佩奇一家亲密和睦的家庭关系。而事实是,你不会想到,一个动画片背后的制作过程、如何赋予动画片角色的性格特色,以及如何将做好的动画片卖个好价钱……这也是一种认知不对称的体现,你看到的层次,肯定与商人的不一样。

深夜刷屏的《啥是佩奇》,你注意到这一点了吗?


所谓认知不对称也是信息不对称,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呢?是你在你的年龄阶段的收入水平、见识水平、能力水平、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感知经验,无法理解更高层次人的思想和理念,因此阻碍了你向上发展的通道。

在如今的社会中,又是什么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你可能会说是家庭、收入、职业、生活环境、阅历……而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上进心。

我们与父母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他们催着我们早点结婚,而我们说自己还是个孩子。教了很多遍手机发照片,还是学不会,我们开始觉得不耐烦,而不知道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他们教了成千上万遍,我们才学会喊那一声“爸爸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