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作者|罗山行者戴建达


  中国雁荡山,风景天下奇秀。其间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古木参天,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若说起雁荡山的山山水水,择一处令人最神往的,我认为非显胜门莫属。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从雁荡山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开车,一路弯来绕去,过马路,进村道,行驶了二十来公里,终于来到了躲在雁荡山深闺中的显胜门。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跨过一石桥往山坳里行进。山谷三面环山,山峰突兀,连绵起伏,形态各异。修木翠竹,绿意盎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尽显淸幽净朗之态。石道边小溪流水潺潺,时而巨石垒溪,时而碎石成片,素湍绿潭,甚感幽䆳。行人甚少,几声鸟鸣,更显静谧。峰回路转,山势变窄,我们仿佛进入了桃花源之中。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拐角处,几株红花继木正怒放芬芳,红色的小花,紫红的叶子,分不清是花红还是叶红。点缀在这青山碧树间,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每一位路人的目光。

  显然,这红花继木的婀娜多姿引起了溪水的不满。故意让水声也突然响亮起来,水势也浩大起来,也许是催促我们快快行进吧。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石路随小溪来了个90度拐弯,突然在眼前稍远处,两面石屏幛横空出世。石崖两扇,顶部近依,中间开阔,形成天门,呈咄咄逼人之势,蔚为壮观。估计两崖高耸约两百米,两门相隔仅10余米。两壁陡立,直上云霄,气势雄伟磅薄。

  众人纷纷惊叹不已,赞叹之余,举起手机选取角度,拍摄不停。此时我的手机竞然显示内存不够,使用罢工,无奈删除几个App,清除些旧照,才有惊无险,继续与这天下第一门来一个曼妙接触。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进入门下,路势陡升,小溪下泄,溪水成瀑,声势响彻整个山谷,震耳欲聋。左边溪中一石块横卧,迎水激荡,上刻有"天下第一门"五个大字。只惜字体不大,再加上溪水冲击与阳光反射,字迹模糊,稍不注意便与这记载着重要份量的文字擦肩而过了。

  登上一块横亘溪上的大石平台,抬头仰望,石门两崖顶壁复合,仅流一线,不愧有“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之感。只惜这"天下第一门"的石碑、石刻字形太小,不能与这震憾人心的石门相匹配,更显示不出它的大气。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跨过几个矴步,沿着山壁上凿出的狭窄石径,跨进了两壁陡立,直上云霄的显胜门。溪尽潭平,豁然开朗,里内绝壁四合,倒石成洞,森然环侍。

  岩壁苔藓斑驳,草木䓤郁,脚下涧水铮铮,境极幽邃。明代王绾在《游石佛洞》中云:“仰视巨石两两数丈,上覆复合,中空一线仅尺许,入可数百步,如丹阙开阖于层霄飘渺中,曰显胜门”,徐霞客在《游雁荡山后记》中说“以路芜不能入”,可见显胜门古代时其出入之道路极其险峻。古人在当时道路荒芜的状况下就如此痴情于这里的一山一水,我们今天又何尝不是呢!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留恋显胜门内的绝佳胜景,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坐谷底石块上,脱鞋露足,起先冰凉透骨,一会儿寒意微习,阵阵舒爽。借这清潵透明的雁荡山泉水,洗去一天登临的疲惫,感受一下幽谷的清凉与惬意,也是一种难得的山中享受。

  突感谷尽头水声特别浩大,涉水前行,一瀑布"犹抱琵琶半遮面",躲藏在两片高大的薄薄的呈扇形开口的崖壁后面,羞涩地展现着妩媚的身姿,此为"羞女瀑"。若不是涉过水潭,攀过陡坡,这羞女的全貌是难以相见的。

  不然的话,只能如闻其声,不见其人了。如此绝妙的瀑布也只有在这天下第一门中仅有的,实为奇妙无比。

天下第一门:雁荡山显胜门,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

  太阳西斜,留恋依别显胜门。从此这"天下第一门"的壮阔进驻了我们的心底。以后遥想,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山村,有着那壮美的石门,有着那桃源般的山水。去那寻找一片自己的云水禅心,在这令人神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