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作者|羅山行者戴建達


  中國雁蕩山,風景天下奇秀。其間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凌空,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寰中絕勝”之譽。若說起雁蕩山的山山水水,擇一處令人最神往的,我認為非顯勝門莫屬。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從雁蕩山風景區遊客集散中心開車,一路彎來繞去,過馬路,進村道,行駛了二十來公里,終於來到了躲在雁蕩山深閨中的顯勝門。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跨過一石橋往山坳裡行進。山谷三面環山,山峰突兀,連綿起伏,形態各異。修木翠竹,綠意盎然,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之下,盡顯淸幽淨朗之態。石道邊小溪流水潺潺,時而巨石壘溪,時而碎石成片,素湍綠潭,甚感幽䆳。行人甚少,幾聲鳥鳴,更顯靜謐。峰迴路轉,山勢變窄,我們彷彿進入了桃花源之中。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拐角處,幾株紅花繼木正怒放芬芳,紅色的小花,紫紅的葉子,分不清是花紅還是葉紅。點綴在這青山碧樹間,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吸引了每一位路人的目光。

  顯然,這紅花繼木的婀娜多姿引起了溪水的不滿。故意讓水聲也突然響亮起來,水勢也浩大起來,也許是催促我們快快行進吧。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石路隨小溪來了個90度拐彎,突然在眼前稍遠處,兩面石屏幛橫空出世。石崖兩扇,頂部近依,中間開闊,形成天門,呈咄咄逼人之勢,蔚為壯觀。估計兩崖高聳約兩百米,兩門相隔僅10餘米。兩壁陡立,直上雲霄,氣勢雄偉磅薄。

  眾人紛紛驚歎不已,讚歎之餘,舉起手機選取角度,拍攝不停。此時我的手機競然顯示內存不夠,使用罷工,無奈刪除幾個App,清除些舊照,才有驚無險,繼續與這天下第一門來一個曼妙接觸。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進入門下,路勢陡升,小溪下洩,溪水成瀑,聲勢響徹整個山谷,震耳欲聾。左邊溪中一石塊橫臥,迎水激盪,上刻有"天下第一門"五個大字。只惜字體不大,再加上溪水衝擊與陽光反射,字跡模糊,稍不注意便與這記載著重要份量的文字擦肩而過了。

  登上一塊橫亙溪上的大石平臺,抬頭仰望,石門兩崖頂壁複合,僅流一線,不愧有“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之感。只惜這"天下第一門"的石碑、石刻字形太小,不能與這震憾人心的石門相匹配,更顯示不出它的大氣。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跨過幾個矴步,沿著山壁上鑿出的狹窄石徑,跨進了兩壁陡立,直上雲霄的顯勝門。溪盡潭平,豁然開朗,裡內絕壁四合,倒石成洞,森然環侍。

  巖壁苔蘚斑駁,草木䓤鬱,腳下澗水錚錚,境極幽邃。明代王綰在《遊石佛洞》中雲:“仰視巨石兩兩數丈,上覆複合,中空一線僅尺許,入可數百步,如丹闕開闔於層霄飄渺中,曰顯勝門”,徐霞客在《遊雁蕩山後記》中說“以路蕪不能入”,可見顯勝門古代時其出入之道路極其險峻。古人在當時道路荒蕪的狀況下就如此痴情於這裡的一山一水,我們今天又何嘗不是呢!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留戀顯勝門內的絕佳勝景,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坐谷底石塊上,脫鞋露足,起先冰涼透骨,一會兒寒意微習,陣陣舒爽。借這清潵透明的雁蕩山泉水,洗去一天登臨的疲憊,感受一下幽谷的清涼與愜意,也是一種難得的山中享受。

  突感谷盡頭水聲特別浩大,涉水前行,一瀑布"猶抱琵琶半遮面",躲藏在兩片高大的薄薄的呈扇形開口的崖壁後面,羞澀地展現著嫵媚的身姿,此為"羞女瀑"。若不是涉過水潭,攀過陡坡,這羞女的全貌是難以相見的。

  不然的話,只能如聞其聲,不見其人了。如此絕妙的瀑布也只有在這天下第一門中僅有的,實為奇妙無比。

天下第一門:雁蕩山顯勝門,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

  太陽西斜,留戀依別顯勝門。從此這"天下第一門"的壯闊進駐了我們的心底。以後遙想,在某個不知名的小山村,有著那壯美的石門,有著那桃源般的山水。去那尋找一片自己的雲水禪心,在這令人神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