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發生在河北的故事。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呂正操將軍


1937年9月份的時候,此前就和共產黨有過較多接觸的東北軍691團團長呂正操帶領麾下人馬宣佈自立。此後他的軍隊被改編為八路軍戰鬥序列。此後在幾乎七年整的戰鬥歲月中,呂正操率麾下部隊和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而他麾下的於權伸、趙承金、沙克以及張學良的親弟弟張學思等人,後來都成為了開國少將。


呂正操將軍對河北人民有著深情厚誼,當年正是河北人民的大力支持,才讓八路軍能夠壯大發展。而當年河北平原鬥爭的惡劣形勢也是超乎人們想象的。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張學思將軍


河北平原不像山區,這裡一馬平川,無險可憑,這非常利於敵人的機械化部隊開進。我軍本身兵員戰鬥素質、給養和武器彈藥就不如敵人,在這樣的條件下作戰當然是困難重重。在1939年之後,華北的日軍調整了作戰策略,他們在華北瘋狂進行掃蕩,鬥爭的殘酷程度和戰鬥的頻繁程度是超乎想象的。


舉例來說,1942年5月到7月,兩個月的時間裡,日軍出動了五萬多人的部隊,發起了瘋狂大掃蕩。這2個月時間裡,八路軍和敵人進行了272次作戰,平均每天就要四次多作戰。加上很多作戰多數是遭遇戰,所以在部隊行進中,一些作戰就會不期而至。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地道戰》劇照


呂正操將軍後來在回憶錄中曾說,自己在最多的時候曾一天內指揮過五次作戰。而當年因為複雜的鬥爭環境,身為冀中軍區司令員的呂正操還差點在河北遭遇不測。


1941年4月份,呂正操帶領工作組來到安新縣檢查工作。在這裡,呂正操和隨行人員和敵人正面遭遇,兩天時間裡,進行了四次作戰,最後擔任呂正操警衛的官兵幾乎全部犧牲。敵人總是糾集優勢兵力,趁我軍轉移或行進的間歇進行作戰,有時候人們剛轉移還沒歇口氣,飯都沒吃,就要遭遇敵人。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晉西北”鐵三角


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呂正操和冀中的人民被迫開拓新的戰鬥形式。後來在影視劇中展示過的《地道戰》《地雷戰》都是河北真實有過的案例。八路軍武器落後,只好在地下藏身,評價流動作戰和有限的火力打擊敵人。


就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河北人民歷經了八年的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而八路軍和廣大指戰員也前仆後繼,他們殞身不恤的犧牲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地道戰》圖景


1944年9月,呂正操被任命為了晉綏軍區司令員,這裡靠近晉西北。在《亮劍》中有著晉西北鐵三角,但是比起呂正操的作戰經歷來,他們還是有點“太舒服”。據說,呂正操將軍來到晉綏軍區後,曾感慨在這裡真是“太舒服”了,平均一週左右才有一次作戰,而我在冀中平均每天都要指揮好幾場戰鬥。


將軍的這句話,道出了近80年前在河北作戰是多麼不易。


80年前河北抗戰的真實故事:一天指揮五次作戰,軍區司令員險遭不測

在河北指揮戰鬥的呂正操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佈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