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石刁柏有白、綠之分,嫩莖培土軟化採收,色白柔軟,稱為“白石刁柏”,用作罐頭食品。不培土軟化,任陽光照射,變成綠色時採收,叫做“綠石刁柏”,供鮮食,維生素及鈣、鐵等含量較多,特別是人們認為綠色蔬菜的營養價值較大,所以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

栽培白石刁柏,應選用生長勢強、抗病;早熟、成熟一致、高產;嫩莖外觀好、色澤正常、粗壯肥大、鱗片緊湊、不散頭;肉質細嫩、氣味鮮美濃郁的品種,例如“88—5”、瑪麗·華盛頓、加州72等品種。栽培綠石刁柏,應選用出莖粗壯、整齊、根盤緊密、頂端不易散頭、嫩莖形態好、色澤濃綠、能夠適當密植、產量高的UC157、臺南選系1號、瑪麗·華盛頓500W等品種。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留母莖

保留一定數量的嫩莖不採收,當作母莖,讓它成長並株叢繁茂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輸入肉質根,使地下莖多抽生嫩莖,提高產量。

白石刁柏春季採收時,可使採收期延長24天。一次性留下2枝嫩莖不採收作母莖,可增產109.7%~246.6%,一般開始採收的第一年到第三年,留嫩莖2~3枝;第四年到第五年,留3~4枝;第五年以後,留4~6枝。所留嫩莖要鮮嫩、健壯、無病蟲、粗1~1.2釐米,並且均勻分佈,以利通風透光。

留母莖夏採的方法:由於母莖不但輸入養分使地下莖多抽生嫩莖,而且有強大的廕庇作用,結果比不留母莖春採增產42%~56%,採收期延長26天左右;同時嫩莖的形狀、質量都好,即白、粗、壯,達到加工標準的1~2級嫩莖佔91%。以前不留母莖春採,是從出莖之日起開始採收,一直採到嫩莖變細、直徑小於1釐米的等外莖增多時才停止採收,採收期只有74天(3月21日至6月5日)。

留母莖夏採,是在嫩莖出土後,選留3~5枝生長健壯、直立、不彎曲、不畸形、無病蟲害、直徑1.2~1.3釐米的嫩莖作母莖,淘汰小苗、纖弱苗。母莖長高50釐米時,及時插架扶苗,防倒伏。支架高1.5米以上、寬50~60釐米。始收期雖推遲約1個月,但採收期遲100天(4月21日至7月31日)。長江中下游地區推遲到5月初留母莖,可減輕枯萎病為害,比習慣上(3月下旬至4月初)留母莖增產17%~30%,並可保證加工品質。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綠石刁柏採收期長,消耗養分多,最好採用留母莖的方法來提高產量。一年留2次母莖,即春季留1次(春母莖),秋季留1次(秋母莖)。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初留春母莖;具體留母莖時間還要依出莖整齊、氣溫穩定在20℃等條件而定。要比白石刁柏多留。一般第一年到第二年留3~5枝,第三年留5~7枝,第四年以後留10~20枝。

經過幾個月以後,春母莖已枯黃,出莖減少,這時便應停止採收,加強水肥管理,促使大量出莖,以便從中選留秋母莖;同時分批剷除老(春)母莖,並搬離田間。秋季留母莖的時間,以9月初為好,最遲不能超過9月20日。由於秋母莖生長好壞直接關係到第二年產量,因此最好將全部嫩莖留作母莖。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施肥

白石刁柏定植後半月,開始畝施濃度為50%的腐熟人畜糞尿1000千克2次,每隔15~20天施一次。8月份,畝施腐熟豬牛糞1000千克、兔糞150千克、人糞尿350千克、複合肥10千克、尿素5千克、鈣鎂磷肥10千克、氯化鉀15千克,促進秋髮和延長保持綠色株叢時間。第二年1月份,畝施腐熟豬牛糞1250千克、鈣鎂磷肥25千克,供萌發新根用。春暖時,畝施複合肥15千克、氯化鉀5千克、人畜糞尿800千克,促使發芽、抽莖旺盛。採收期,每隔10天追肥一次,每次畝施尿素、複合肥10千克,以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

採收結束後,立即畝施尿素7.5千克、複合肥30千克、氯化鉀15千克和腐熟堆、廄肥2000~2500千克,促使恢復生長,但要注意防止徒長。高溫過後,再次發莖,應施秋髮肥,畝施尿素10千克、複合肥30千克;這時不能施用有機肥(特別是未腐熟的有機肥),以免病蟲害發生嚴重。打霜前後,地上部逐漸枯萎,畝施複合肥15~20千克、腐熟豬圈牛欄糞1500~2000千克、人糞尿750~1000千克,以養根、壯根。施肥以離莖15~20釐米處溝施為宜。第三年春季的施肥量要比第二年增加30%,第四年以後的施肥量更要適量增加。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綠石刁柏栽活後,畝施尿素10千克、氯化鉀7.5千克,以後看生長情況適量追肥。8月,在定植溝兩邊開溝,每畝溝施複合肥40千克對水100~500倍,以保證植株秋季穩長。12月下旬,每畝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500千克,以保證第二年採收期有足夠的養料供給嫩莖生長。第二年3月中旬,在定植溝兩邊開溝,每畝溝施尿素30千克、複合肥40~50千克,促使快發、早發。

採收期,每半月追肥一次,畝施尿素25千克,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同時每隔1周噴施增產靈(上海東賢生物化工廠產)250倍液一次,共3次,可增產9.2%,一級莖增加11.9%。採後,距莖15~20釐米開溝,畝施腐熟農家有機肥4000千克、尿素10千克、複合肥25千克,以滿足秋季大量抽生嫩莖的需要和為次年豐產打基礎。採收期間,千萬不能施肥,以免汙染田間,招引地下害蟲。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排灌水和中耕除草

梅雨季節,及時清溝排漬,做到雨住田幹,以免積水爛根,降低產量。夏季高溫乾旱時,及時溝灌抗旱,確保植株要水。採收期每10天隔畦灌水一次;採收結束後,保持土壤溼潤即可。高溫期切忌大水澆灌。總之,在整個生長期,要做到溼而不澇,潤而不旱。冬季雨雪多,應及時開溝排漬;如果冬旱,應在非冰凍期灌水。

綠石刁柏耗水量比白石刁柏大,應以“見黑不見白”為管水原則,即晴天勤澆水,小旱2~3天、久旱5~7天灌一次“跑馬水”;越夏期和越冬期不受旱;園地經常保持溼潤狀態;雨天要求畦面不積水。這樣才能長勢旺、出莖快、產量高、品質好。經常鬆土除草,破除板結層,使土壤疏鬆透氣。灌水、雨後,應及時中耕除草。多雨季節更應多中耕。綠石刁柏田一般不培土,雜草比較多,表土易板結,也應多中耕。10月初以後,每隔1個月,應中耕鬆土一次。中耕破土宜淺,除草要淨,不能損傷鱗芽。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培土白石刁柏一般在開始採收前10~15天、距地面10釐米處的土溫達10℃時,選擇晴天土壤乾溼適度時進行培土。培土用的土粒要細碎。沿南北行向,在離植株兩側25~30釐米處取土,將植株行培成高25~30釐米、上寬27釐米、下寬50釐米的土壟。培土時要求做到壟形筆直,土塊拍碎、蓋嚴,不能透風、漏光,以免影響嫩莖質量。培土後如在土面再蓋地膜,可增溫、保溫,提高產量和質量。如搭蓋黑色塑膜小拱棚代替培土,則土溫上升快、出莖也早。採收結束後,隨即耙掉土壟,畝施腐熟土雜肥5000千克,曬3~5天,再培土高10釐米左右,預防雨水灌傷鱗芽,造成死株。

栽培綠石刁柏也應適當培土,使地下莖上面有15釐米厚的土層。因為地下莖有在畦面下15釐米處水平生長的習性。如果土層厚度不夠,就會影響它的生長。實際上大部分石刁柏園的地下莖距畦面只有8~10釐米,甚至裸露土,為了使地下莖正常生長,必須適當培土。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整叢打頂和清園消毒

在長江中下游雨水、颱風多的地區進行整叢、打頂,對石刁柏防病、高產、優質有重要作用。9月上中旬進行整叢,即每叢株數保持30株,以降低田間溼度,加強光合作用,減輕病害,可增產19.97%。整叢後,當株高達1.5米時進行打頂,可使發病程度降低13.34,增產8.65%。

植株完全枯黃時,將它從土中拔出;拔不動的,便用小刀割,割時儘量少留樁。收集田頭、田埂上的枯枝和敗葉並燒燬,滅菌殺蟲(注意燒成的灰不能再施入田間)。同時除保留5釐米厚土蓋根以外,將培土全部扒掉,凍死害蟲並有利根系生長髮育。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防止嫩莖空心、味苦、硬化

石刁柏嫩莖易發生空心,其原因比較複雜,溫度不正常是主要原因。氣溫、土溫越低,空心越多。為了預防空心,應選用不易發生空心的品種,如“西德全雄”,配合採取冬季培土、早春蓋地膜、採莖前期少澆水和後期隨著氣溫升高多澆水等栽培措施。偏施氮肥也可引起空心,應施用氮磷鉀比較全面的肥料,使地上部莖葉生長旺盛,製造較多的養分貯存在肉質根,供嫩莖生長用。

一般處在高溫、乾旱或積水條件下的老株嫩莖味苦。此外,氮肥過多、磷鉀肥不足或土壤黏重、土面板結、土壤偏酸、病蟲為害、機械損傷也能加重苦味。預防的方法是選用苦味少的品種(如瑪麗·華盛頓500W)和避免以上不良條件的影響。

嫩莖組織變硬的原因:植株衰老、弱小,嫩莖容易纖維化、木質化;高溫乾旱、缺乏氮肥、病蟲為害也造成嫩莖變硬;運輸或貯存時期過長使嫩莖脫水而硬化。預防的方法是:改善栽培條件,及時追肥、灌水、防治病蟲害等,使植株生長健壯;運輸、貯存時間不能過長,並且保持低溫。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採收白石刁柏必須每天清早尋找裂縫的土面,扒開表土確定出莖位置,然後用特製圓口小刀插入土中,把長達18釐米以上的嫩莖從接近地下莖處割斷取出。注意留茬2~3釐米高,不要碰傷四周幼莖。採後,填平穴,以免產生畸形莖。採收後期必須每天早、晚各採收一次。

綠石刁柏春季留母莖前,可全部採收田間嫩莖30多天。綠石刁柏的嫩莖生長快,呼吸作用旺盛,特別在高溫季節,如不及時採收,嫩莖就會伸長過度而變細,頂端鱗片展開,重量減輕,表皮缺綠,外觀不美,價值降低。嫩莖脆弱,易折斷,要在上午9時以後採收。要求在嫩莖高21~24釐米時採收。最好用小刀將嫩莖齊土面割下,注意不要碰傷未出土的鱗芽;用手採收,要防止折斷莖尖。數量少時,每天早晨或傍晚採收一次;盛產期,每天早、晚各採收一次。

採後,將嫩芽按粗細分為兩類,粗10~12枝,細20~24枝,捆成一把,理齊先端、切平基部。白石刁柏及時放入溼、暗處進行加工,綠石刁柏即可上市。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促成軟化栽培

秋末冬初,石刁柏莖葉遇霜枯萎後,從距地面3.3~7釐米處割掉,全田撒施石灰100千克,進行土壤消毒,隨即耙平畦面,鋪蓋正在發熱的堆、廄肥,厚20~30釐米(嚴寒期須加厚到50~70釐米),嚴密封蓋塑膜,防止散熱和雨水入侵。每隔4~5天,揭膜鋤松堆、廄肥一次,以促進發熱。當地下莖處地溫上升到20℃以上時,便要揭除塑膜降溫,以免妨礙生長。經15~20天(嚴寒期為25~30天),開始抽生嫩莖。在鋤松肥料時,如發現嫩莖接近肥料表層時,便可進行採收。

也可以將要廢棄的老根(地下莖)一個挨一個地緊緊種植到溫床裡,用土蓋住,隨即澆水;水下滲後,再蓋土,再澆水,再撒蓋一層土;栽後,用緻密草簾遮蓋溫床,造成黑暗環境,床溫保持25~30℃;出苗後,床溫降低到15~17℃。經過50多天左右,便可以逐次割收嫩莖。

其實,跟白、綠石刁柏這種栽培模式比較像的還有韭黃和韭菜,韭黃培土軟化栽培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只不過白、綠石刁柏栽培過程要更復雜一些,就市場喜好度而言,人們更偏重於喜歡綠石刁柏多一些。我是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白、綠石刁柏不光顏色有差,栽培方式也大不同,種植戶可要留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