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援鄂英雄平安归来!

让我们一起通过

周村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镜头和笔端,

感受英雄。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马雪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应召而战,必挺身而出”

马雪,周村区人民医院消化呼吸科主治医生,因疫情需要,有着12年呼吸内科工作经历的她临危受命,从2月9日10:30接到援鄂通知到12:00出发,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马雪匆匆告别了同为医生的爱人,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在36岁生日当天,马雪进入了武汉最大的汉阳区国博方舱。连续9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逐一了解病人的病情。在进入方舱的第一天,她就排查出了一名病情加重的患者并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初至武汉,马雪的内心曾有过不安。她直言:“虽然之前有在发热门诊的工作经历,也还会有些担忧。”但在进入国博方舱,见到病人的那一刻,马雪心里所有的不安都消失了。病人的配合、问候、以及声声道谢都化作无限力量将不安感击碎,和同事一起默契的协同作战,也让马雪信心倍增。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3月8日休舱之际,在转运走最后一批病人后,马雪忙碌着各种报表统计、病历归档及物品交接,看着方舱内现有病人数为0,她的心里百感交集。“连续在舱内工作近11个小时,这个班比以往任何一个班都要累,但想到是由我们圆满完成的休舱任务,心中充满自豪感,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雪激动地说道。跟大家一起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写下了最后一次记录,签下了名字,她和队友累计收治患者599人、转院291人、治愈出院308人,交出了“零死亡、零感染、零返舱、零事故、零投诉”的战“疫”答卷,为这次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去时,就只想着治病救人。从接到通知到出发,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匆匆忙忙的没有太多感触。没想到今天回家,竟然有点近乡情怯,还有点紧张。”4月1日11时,远远看到正在医院门口翘首等待她的“一家老小”时,马雪的心跳突然加速了。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两个儿子,马雪一个箭步上前,拥抱完大儿子,想要接过老父亲怀中抱着的小儿子,而孩子怯怯地看了她一眼后,转身趴到了姥爷的肩膀上,一向坚强的马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是我亏欠了孩子,现在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平安回家,总算有时间相夫教子,好好做一回女儿、妻子和妈妈了!”马雪说。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王丽萍

“前线有需要,我就去了”

“从穿上这身白大褂的那一天起,我的心中就多了一份信念。危难时刻冲到前线,和千千万万个白衣战士并肩战斗,是我终身难忘的经历!”4月1日,平安凯旋的周村援鄂医疗队的队员王丽萍,忆起几十天的方舱战“疫”,脸上满是自豪的泪水。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王丽萍,周村区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护士。1月28日,接到市卫健委的紧急通知,需要抽调护理人员赴武汉支援工作一线,她第一时间向医院申请参与援鄂任务。王丽萍被分配到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作为一名责任护士,她迅速适应了方舱的“战斗”节奏,有条不紊地完成为分管的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发放口服药等工作。在悉心照顾每一位患者的同时,她还会陪患者聊天、解闷,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与病魔斗争。每次看到病人有好转,她就特别有干劲儿,每当有患者治愈出舱,她就特别有成就感。“每天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好消息,我就更加坚定信念,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应召而战!挺身而出!援鄂医疗队英雄接受周村融媒专访

谈及此次援鄂的收获,王丽萍只道出两个字“感恩”。“身在江城,只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却得到数次‘娘家人’的慰问和帮助,这份关心和支持,我会永远铭记在心。”除了家乡人民的问候,更有来自武汉人民的温暖。看到防护服上写着“山东周村”,确定王丽萍是从山东来的“外援”后,躺在病床上的一位武汉阿姨表示出了万分的谢意跟心疼,并提出想给她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就这样,正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忙碌的王丽萍留下了一张难得的“工作照”。

王丽萍平安回到家乡后,见到了一个多月未见的家人,儿子送上拥抱,侄女献上飞吻,一旁的爱人不停地询问着累不累,王丽萍一瞬间被幸福包围,温馨的画面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使命完成,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婆婆还在家给我包着饺子呢,我恨不得现在就飞回家吃上一口!” 一向开朗爱笑的王丽萍打趣地说道。

让我们再回顾下

周村人民迎接援鄂医疗队英雄回家的感人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