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養豬戶心存“陰影”,復產擴產有“七盼”

當前,生豬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整體上仍處在多年來少有的較高價位。

為解決生豬供應短缺的問題,各級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養豬戶恢復生豬產能。

從常理上來說,市場貨源緊缺、豬價高位運行、政府鼓勵扶持,這對於養豬戶來說應該件高興的事,應該抓住時機補欄擴產。

但從實際情況看,一些養豬戶卻情緒低迷,並不想復產擴產、增加存欄量。我們就此進行了調查。


興化養豬戶心存“陰影”,復產擴產有“七盼”

千垛鎮原是生豬養殖大鎮,去年受非洲豬瘟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豬和能繁母豬目前存欄467頭,僅佔去年存欄量的百分之二。

近期,該鎮圍繞上級下達的恢復生豬生產指標,積極宣傳國家、省、市出臺的鼓勵和扶持恢復生豬生產政策,落實相關服務措施。可是養豬戶的復產擴產積極性並不高,有的寧可外出打工,也不想蹲在家裡養豬。

“在我們村一般小型養豬場豬舍投資在60萬元左右,大的有200多萬元,要說不想養豬也是無奈之舉。”

黃邳村養豬戶範學俊說,目前,雖然各級紛紛出臺各類扶持政策和措施,但養豬戶對恢復生豬生產仍有多方面的顧慮和擔心:

一是人們還沒有從非洲豬瘟的陰影中走出來,對其危害性存在著一種畏懼心理。

二是非洲豬瘟疫苗還沒有研製出來,擴大或恢復生產所面對的疫情風險仍然很高。

三是資金投入實力不足,受非洲豬瘟影響,他們經濟損失較大;

而目前一頭後備母豬價高達4000-5000元,一頭仔豬價值1500元左右,養豬戶無力投入再生產。

四是飼料價格居高不下,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出2%。

五是難過環保關,擔心到時借貸把豬養起來,受到政府部門的起訴。

這種情況下,養豬戶對於生豬復產擴產期盼吃上一顆“定心丸”。

一盼控制生豬疫情。

在尚未有非洲豬瘟疫苗的情況下,畜牧防疫部門要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形式,做好生豬防疫技術的宣傳和推廣,疏導養豬戶的心理,指導和協助他們做好豬場消毒、防疫等生產技術,有效控制疫情的發生。

二盼政策扶持到位。

對上級出臺的貼息貸款、良種補貼、扶持獎勵等政策範圍內的資金和物資要主動幫助申報,不要人為設置障礙。

三盼支持種豬發展。

由政府統一出資購買種源乾淨的後備母豬,先免費贈送給有信心發展生豬生產的養豬戶,簽訂獎補合同,達不到要求的取消相關補助。這樣既能增加仔豬的市場供應量,又能帶動養豬戶恢復生豬養殖生產。

四盼幫助過好環保關。

對現有豬場建立環保設施建設配套獎勵政策,並給予一定時限的環保整改期,減輕養豬戶的投資壓力,引導生豬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設施化、智能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五盼兌現服務承諾。

畜牧、環保、金融、國土、建設、供電、供水等相關執法和服務部門承諾的項目,要落實到位,不能扶上馬就了事。

尤其是疫苗一旦研發成功,養豬又呈高利潤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也不能做一些傷害養豬戶的事。

六盼開辦生豬保險。

生豬生產受疫情、飼料、貿易等眾多因素影響,大部分養殖場戶是單一化養殖,一旦市場突發變化,很難及時作出規避風險的應對措施,容易帶來生產經營風險。

七盼建立養殖保護區。

保護生豬養殖場合法的生產經營權。無合法保障,許多養殖場不敢輕易產業升級、擴大飼養規模;要對已經建成的養殖場,及時補辦合法生產手續或給予合法的肯定,給經營者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