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高低配”的套路,選到真洋房


隨著北京地產市場進入“小寒冬”,城區好地塊漸進飽和,大多開發商因考慮到土地資源珍貴,越來越多地將項目以高層+洋房等“高低配”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的搭配受到了一些購房者的歡迎,當然也引起了不少爭論。


其實能夠接受高低配產品的人群,多為高層住戶,而更多有品質追求的改善型客戶,則對高低配不以為然,認為能買洋房的人大多都關注其更為純粹、低密,在城市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好繁華和自然的尺度,創造更高品質的居住空間。而高低配樓盤本就是開發商的溢價手段,拉高拍低,不僅會打破這樣的預期,還會影響物業的保值能力,這種類型的洋房性價比並不高。


而在住宅建築的歸類中,3F以下為低層住宅,4-6F為多層住宅,7-9F為中高層住宅,10層及以上為高層住宅。高度不大於24m為單層建築和多層建築,大於24m則為高層建築。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民用建築為超高層建築。


但現在放眼望去,11F以下基本統稱洋房,還美其名曰“電梯洋房”,事實上都是“偽洋房”。


那麼,什麼樣的洋房才是“真洋房”?


1、 樓層8F以下


在建築分類中,大於24米的為高層建築,一般來說,現在市場上層高大約都在2.8-3米之間,假設按照3米層高來算,也就是說樓層在8層以下的才是“真洋房”。


2、 容積率保持在1.0-2.2之間


容積率2.2以下的才有可能打造高低配,超過2.2的,則小區內樓棟分佈肯定是以高層住宅為主,洋房為輔,不能稱之為洋房社區。純洋房社區,容積率則要更小。


我們知道,容積率低的小區,樓棟稀疏,綠化面積大,住起來比較舒適;而容積率高的小區,則比較擁擠,居住體驗欠佳。所以一般的人,都喜歡低容積率的小區。


洋房,比之別墅,更具性價比,比之高層,更加美觀和舒適,成為很多購房者,尤其是改善型購房者的心儀之選。放眼當下,五花八門的洋房產品充斥眼球,電梯洋房、湖景洋房、地鐵洋房扎堆,大多數還是開發商的營銷噱頭。


在選購洋房時,購房者要充分認識自身需求,理性看待開發商的營銷“概念”和“噱頭”,注重產品細節的甄別,畢竟房子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