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縣:287噸鐵皮冬瓜終於賣出去了

近日,我到福建省將樂縣光明鎮永吉村走訪時,發現整堆整堆的冬瓜碼在種植大棚裡。


  “老楊,這麼多鐵皮冬瓜怎麼都擺在這?”我趕緊向隨行的駐村工作隊長楊羽詢問原因。


  “書記,因為疫情的影響,原本暢銷的鐵皮冬瓜今年滯銷了,而且運費幾乎翻了一倍。如果是賣到疫區,物流公司還不接單。” 楊羽一臉愁容地說。


  “不止交通不便,現在市場需求也減少了很多。往年都可以賣到1.2元一斤,現在就是降價都賣不出去了。”一旁的光明鎮鎮長林聖松說。


  “再耽擱下去,就要增產不增收了,這可不是辦法。”我意識到,再不解決銷路問題,群眾一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將樂縣:287噸鐵皮冬瓜終於賣出去了

大量鐵皮冬瓜滯留

鐵皮冬瓜種植項目,是2018年光明鎮引進的“企業+基地+農戶”種植項目,種植規模達到400畝,產量達2500噸。春節本是蔬菜熱銷季節,往年都是供不應求。


  為了保障市場需求,今年瓜農還加種了面積。可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冬瓜銷售遭遇“寒流”。現在不光是企業,連16戶瓜農和6名在種植基地工作的貧困戶,都要遭受重大損失。


  一定要想辦法,絕不能讓滯銷成了脫貧致富的“攔路虎”!當天晚上,鐵皮冬瓜的事一直縈繞在腦海裡,讓我輾轉難眠。有什麼辦法能快速銷售出去呢?


  “閨女,這事你看看有啥好點子?你那能幫忙聯繫到銷售渠道麼?”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撥通了在省城上班的女兒的電話,向她虛心請教了起來。


  “爸,要不您那邊先做個宣傳文案,介紹下冬瓜的情況和當下困難,發給福建省慈善服務協會尋求幫助。”女兒的一番話讓我眼前一亮,要儘快打開銷路單靠我們可不行,要發動更多的力量參與。


將樂縣:287噸鐵皮冬瓜終於賣出去了

江太生(左二)下村瞭解情況

  第二天,我再次到光明鎮,找來鎮黨委政府班子一同商討對策。


  “鎮裡做美篇推廣一下,發到省慈善服務協會請他們幫忙牽牽線。”


  “我再聯繫下外地大型商超供應商,看看他們能不能幫忙消化一些。”


  “鎮裡可以免費提供存儲倉庫,減輕企業的經濟壓力。”


  “可以聯繫下將樂在各地的商會,請他們幫幫忙。”


  大家集思廣益,方案逐漸明晰了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我一邊帶著鎮裡的同事幫瓜農“跑腿吆喝”拉訂單找銷路,一邊督促縣交通局等部門履行好主體責任,為農產品的銷售開通貨運“綠色通道”。


  “海峽蔬菜批發市場下了18噸的訂單!貨車明天就到。” 功夫不負有心人,鎮長林聖松傳來了第一個好消息。


  在大家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好消息接踵而至。


  “浙江衢州蔬菜批發市場採購64噸!重慶蔬菜批發市場訂了32噸!”

  “泉州要54噸!廈門同安要18噸!”

  “海峽蔬菜批發市場再要86噸!”

  ……


將樂縣:287噸鐵皮冬瓜終於賣出去了

瓜農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裝車

一個個訂單讓大家興奮不已,短短几天內,287噸鐵皮冬瓜銷售一空,陸續從“綠色通道”運向市場。看見空空的倉庫,大家總算鬆了口氣,瓜農們更是喜笑顏開。


(作者:江太生 三明市將樂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


來源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供稿 | 三明市將樂縣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