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田间地头春意浓

人民日报客户端 | 赫山:田间地头春意浓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随着春耕时节的到来,益阳市赫山区沉寂了整个冬天的广袤农田陆续呈现出繁忙景象。农户们正抢抓时节开展早稻翻耕、播种,全力以赴打赢早稻丰收“第一战”。

抢抓农时 合作联盟在行动

“我们这边需要台轮式的旋耕机,你今天能过来吗?”4月3日,笔架山乡伟琦合作社社员周光跃收到种粮大户的求助电话,立即将自家旋耕机调运到花门楼村,解决农户燃眉之急。

笔架山乡共有双季稻53000亩,由于现在正处在早稻翻耕的关键时期,对于劳动力不足的农户们来说,旋耕机作业高效、便捷,是他们是最好的选择,但由于无法掌握供应信息,农户们很难请到师傅耕田。

为全力抢抓农时,确保双季稻早稻种子、秧苗如期下田,笔架山乡近20户种粮大户、12家合作社形成“抢抓农时合作联盟”,共享农机机械、种子供应等信息,互相协调沟通,为农户们调配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设备。

为支持农事,笔架山乡还把宣传广播和音响带到田间地头,党员干部齐上阵,积极响应“多种粮、心不慌”号召。党员严建军个人流转300多亩土地,带头种植双季稻。种粮大户徐猛决定将200多亩土地种植双季稻。目前,乡村春耕联络员上门上户、收集农户需求信息,协调肥料调运和农技员送技术上门等具体举措,全力保障农户春耕需求。

不负春光 农资供应跟上来

4月3日,春雨淅沥,燕子低飞。在赫山区衡龙桥镇的一处农田内,一台旋耕机开足马力穿梭其中。不到15分钟,眼前的一两亩农田便改变了模样:原本野草丛生的农田瞬间变成一片泥泞。伴随着轰鸣的机械声,这片沉寂的农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工作人员介绍说,趁着雨天水田土壤松软的有利时机,采取人机搭配的方式,从而达到提高翻耕效率的目的。

“多亏了政府帮忙协调早稻种子,让我们能够赶上农时改种早稻。”衡龙桥镇樟树咀村种粮大户余再良感慨道。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农资筹备本就比往年艰难。尤其是在遭遇“3.22风雹灾害”后,衡龙桥镇89亩机插秧所剩无几,近3000亩受损的油菜地改种早稻,如何在短时间内筹备到足够的农资成为了一个难题。

通过积极跟上级农业部门对接、与农资供应商联系,衡龙桥镇力争到了8万斤救灾种子,确保稻田应种尽种、种尽种满。此外,该镇正积极推进肥料直供、农药直供,保证农用物资供应充足。

截至目前,衡龙桥镇已完成翻耕土地面积8820亩,8万斤救灾种子已全部免费发放到种植户手中,早稻生产工作正持续纵深推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